临床前代偿期肝硬化中医证候要素及其与肝组织分级分期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11200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对22例参照目前临床诊断标准(症状+体征+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尚不能诊断但根据肝脏大体形态学改变(直视下肝脏表面结节的形成)可以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为了有别于临床诊断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暂且称之为临床前代偿期)的中医证候要素及其与肝脏的组织学分级分期评分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以丰富肝硬化的中医证候理论。研究表明,此期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以瘀、郁为主,相应的肝脏炎症程度多分布在G1、G2,肝脏纤维化程度分期评分虽主要为S4,但仍有部分见于S3,肝脏大体形态改变以小结节为主;还能看到肝组织学活检诊断肝硬化存在一定的漏诊率。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本文通过对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优势的概述,从临床定位、试验分期、临床试验设计、诊断标准、中医证候分型以及疗效评价标准几个方面探讨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中的问题。
为进一步研究其治疗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机制,笔者进行了柴苓调肝颗粒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SOCS-3和SREBP-lc mRNA表达的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本实验成功地复制出NAFLD模型,通过测定观察各组相关的指标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发现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柴苓调肝颗粒高剂量组对各项指标均有显著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说明柴苓调肝颗粒能显著改善NA
本研究结合临床病例,通过大样本多中心调查,采用新的统计学方法,研究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中医证候分类,使其更为客观、准确,以期指导临床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