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事件对表生地球化学过程的深远影响

来源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变化、构造活动活跃情形下,极端突发事件(包括暴雨、洪水、台风、地震等)的社会和环境效应得到广泛关注.这些极端事件对地表物质输移、地球化学过程等可能造成数倍乃至数量级通量的增加,且影响时间可持续几年至数百年,然而这些类型事件对陆地表生地球化学过程和通量变化及其机制还所知甚少.自2009年底开始,笔者即在岷江流域开展了系统的野外考察和样品采集工作,并在4个水文站连续收集河水和悬浮物样品。通过河水阴阳离子和Sr同位素、悬浮物中颗粒有机碳(POC)含量及其13和14同位素比值的分析,结合水文数据,首次量化了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前后岷江流域硅酸盐风化碳消耗和有机碳埋藏通量变化,进而评估了高强度构造事件对流域剥蚀—风化以及碳收支的影响强度、幅度和持续时间。
其他文献
准单能的高能量重离子束在基础科学研究、天体物理以及医学治疗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用途。由于重离子的荷质比比较低,导致用激光来加速重离子得到的能量低并且粒子数低。所以利用激光加速重离子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课题。激光驱动的激波加速,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加速机制。但是用激波来加速重离子时,重离子的反射造成的激波能量的耗散以及激波速度的下降非常明显。对此,我们提出了一个创新的加速方案,将一个轻离子层放置在需要加速
铬同位素是评估受污染水体中六价铬的还原程度和研究生物及非生物不同还原途径的潜在有力手段.CH4是重要的温室气体,CH4氧化菌可利用CH4作为电子供体,六价铬作为电子受体进行代谢,研究CH4氧化与六价铬还原过程的关联对理解CH4及六价铬在自然界中的地球化学循环有重要意义.本工作对这一过程中的铬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进行了测试,通过铬同位素区分生物过程和其他物理化学过程(吸附过程和EPS化学还原过程),揭示
河流筑坝对流域内碳、氮、硫等营养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更加清晰的认识C、S在梯级水库群影响下的循环转化过程,选择长江左岸一级支流嘉陵江干流上4座代表性梯级水库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1,4,7,10月沿流程方向对各水库的入库水、库中分层水、坝前分层水和下泄水进行采样,并分析其水化学、溶解无机碳(DIC)含量,δ13CDIC及δ34SSO24-同位素组成.
为探究青藏高原地表风化过程中Sr同位素特征及其对下游和海洋Sr通量及Sr同位素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全流域水样进行研究.采样范围为三江源头至云南境内三江全流域,结果表明流域内较高的放射Sr来源并非单纯的硅酸岩风化,还受到了变质碳酸盐岩风化或方解石脉风化的影响。
断裂带是地下气体向上运移的有利通道,地震活动和断层分布对断裂带排气有重要的影响.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8.0级地震造成约300km的地表破裂,龙门山断裂带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CO2、CH4和CO等含碳气体,从地质排放的角度估算汶川地震伴随的大范围含碳气体的排放量及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卫星高光谱遥感技术,初步估算了汶川地震伴随的大范围含碳气体(CH4,CO和CO2)的排放变化
苔藓组织结构相对简单,有其特殊的生理适应机制,能在高寒、高温、干旱和弱光等其他陆生植物难以生存的环境中生长繁衍,是一类良好的生物指示植物,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为环境变化的指示生物.本课题组通过对HPLC方法的改进,可以准确测定植物组织中20种游离氨基酸单体的浓度。前人的研究都集中在室内条件实验,鲜有对不同SO2浓度地区的植物组织游离氨基酸浓度的研究。目前初步测定的曲靖火电厂附近苔藓组织中20种游离氨
稀土元素含量和模式的变化往往可以灵敏记录下体系中所发生的各种地质和地球化学过程,这使得稀土元素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地球化学示踪剂之一.风化过程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深入研究对于进一步寻找和开发风化残积型矿床,研究微量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循环,以及水质和土壤改良、微量元素环境容量等问题的解决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风化壳剖面上稀土含量∑REE分布范围为7.27-474.55mg
土壤碳循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着是在生物驱动下的一种动力学过程.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区系物种等对于了解土壤碳循环过程是不可忽略的环节.然而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驱动者.磷脂脂肪酸类物质(PLFA)是所有活体生物细胞膜中磷脂的主要成分,其周转速度极快,随着细胞的死亡而迅速降解,从而可作为区分活体微生物群落的生物标志物之一,同时也成为微生物分类的
海底热液区的发现备受地质学家、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的关注.海底热液区主要分布于洋中脊和弧后盆地等构造环境中,可见细菌和古细菌等微生物以及虾、贝、螃蟹等大型生物的特殊生物群体.这些生物嗜热、嗜压、嗜酸或嗜碱.嗜热细菌和古细菌为热液区食物链的源头,以H2和CH4等物质为营养大量繁殖.本研究通过一系列300-500℃、300MPa时橄榄岩的蛇纹石化实验,厘定H2/CH4值能否有效判断蛇纹石化反应过程中CH4
微藻是广泛存在于陆地和水体(淡水、湖泊和海水)中的古老生物.微藻分为有害微藻(蓝藻,cyanobacteria)和有益微藻(小球藻,chlorella),蓝藻爆发会引起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而备受瞩目,小球藻作为应对未来能源危机和食品匮乏的可替代资源而广受关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微藻生长过程对碳、氮、磷生物转化及循环利用的作用机制和微藻的收集技术。碳、氮、磷是微藻生长的必需元素,根据质量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