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系缓蚀剂防银变色作用机理的SERS研究

来源 :第七届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a43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测定了PMTA、MBO、MBI的普通拉曼光谱(NRS),利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研究几种唑系缓蚀剂防止银器文物变色的表面成膜过程,复合缓蚀剂组分与银的相互作用,并讨论了其防变色作用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PMTA、MBI和MBO与银表面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由于杂环结构的差异,不同缓蚀剂在银表面上呈现不同的吸附取向,形成了更为致密的防变色保护膜.在成膜溶液中,PH值较小时有利于缓蚀剂吸附,处理时间应不少于120min.成膜溶液和含缓蚀剂的硫化钠溶液中,银电极阴极极化时(外加阴极电位≤600mV的测试范围内),复合缓蚀剂SERS响应均随电位负移而增强,表明其可有效防止银在腐蚀介质中的变色行为.
其他文献
柳中是西域历史名城之一,早在东汉时期已是汉己校尉和西域长史的驻地,前凉设高昌郡,改名为田地县,高昌国时期田地城、交河城与高昌城并为其国三大名城,设田地公。入唐为西州柳中县,其后音变为鲁陈,陈诚西使,犹留诗其地,说明直至明初,仍为吐鲁番名镇。2005年4月受鄯善县委邀请,笔者与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田卫疆、新疆考古研究所资深考古工作者张平一起考察了柳中城故址。虽然古城早圮,且大部分都已挖平,仅
1981年,吐鲁番文物工作者在对伯孜克里克千佛洞65号窟内坍塌的土沙进行清理时,发现了“保存完好的3件粟特文书和5件回鹘文书”。其中81TB65:1文书,是由九张纸粘贴连接而成的长卷,高26厘米、长268厘米,存墨书粟特文135行,在缝接处和低行书写的地方钤有朱色印鉴,中间是一幅工笔重彩的细密画。细密画整体画面由上、下、左、右四个部分构成。上半部分的画面主题是以一个金色莲蓬为基座,上置黑三尖白色高
“吐鲁番学”自提出之日起,学术界尚未对“吐鲁番学”的定义和范畴进行过认真的讨论。因此,本节只是在缺乏共识的情况下,略述拙见而已。分析了吐鲁番考古学的内涵、特征和现状,提出吐鲁番考古学是“吐鲁番学”的主要基础。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小波变换的盲的数字水印算法.与标量小波不同,在图像的多小波变换系数中,同一尺度且同一方向上存在两个(或以上)对应不同的小波的细节子图像.利用图像多小波域系数的这一特征,及小波树之间的相关性,将一个二值伪随机水印信号内嵌到小波系数中.为了提高水印系统的稳健性,根据原始图像的纹理特征自适应地调节水印的嵌入强度.水印提取不需要原始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水印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和不可感知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数字水印算法.通过对宿主图像、水印图像分别进行多分辨率小波分解,达到嵌入水印信息的目的.实验表明该算法简便易实现,能够较好的保证图像质量。
本文主要讨论了建立专家系统的必要性,以及利用图像剪裁采集专家系统的素材,对素材进行分类编码,最后介绍了利用Delphi进行专家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建立,以及操作过程。
氟碳材料是新型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几年来,我们试用不同类型的氟碳材料,应用于竹木器和金属文物的外表封护,达到较好的耐侯、防腐蚀的稳定性效果.
本文通过实验说明了用聚乙烯醇缩丁醛对有机硅材料进行改性是切实可行的,并用图表说明了改性材料在骨角器质文物保护上应用的效果.
本文在分析砖石样品特性的基础上,将已知量的盐引入具有不同孔隙度的砖石样块中,经过吸盐、干化,等温吸附、脱盐等研究,分析盐对砖石文物的风化作用对保护材料的影响.所使用的保护剂为含氟聚合物及其有机硅的共混改性材料.可溶盐分别是NaCl,NaSO,CaSO和NaCl+NaSO,NaCl+CaSO·2HO.结果表明,盐的存在对临界含湿量有影响,不同盐对砖石材料呈现不同的风化现象.多孔性材料的吸盐量很大程度
本文详细分析了温州博物馆馆藏品北宋时期白象塔出土彩塑的制作材料及制作工艺,为进一步修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