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西岸海滨湿地的磷化氢和温室气体的释放

来源 :第四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柱前冷阱二次富集法测定了黄海西岸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海滨湿地芦苇带、盐蒿带、米草带、光滩带等点采集的气体、土壤样品的PH<,3>含量,在样品中检测到了PH<,3>,计算得到了各采样点的PH<,3>和释放情况。同时我们还测定了气体样品中的主要种类的温室气体含量。结果表明,海滨湿地PH<,3>的释放可能与N<,2>O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与CO<,2>、CH<,4>相关性不显著;同时,海滨湿地土壤中的结合态磷化氢的含量与地表植被的生长状况存在强负相关。
其他文献
通过实验室模拟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对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及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表明,DOP对土壤过氧化氢酶的影响主要为激活作用,且土壤中DOP浓度越高,激活作用越大;DOP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以抑制作用为主,在实验周期内呈现抑制-激活-抑制-恢复的规律;DOP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在前期呈现波动状态,随培养时间延长,各浓度处理土壤的微生物量碳逐渐恢复至稳定水平。三个指标之间存在一定
内分泌干扰物是环境中常见的一类污染物,它们在环境中的降解转化等归趋的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蚯蚓是主要土壤大型动物之一,每天能处理大量的土壤,蚯蚓的活动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还不清楚蚯蚓活动是否会影响内分泌干扰污染物的土壤环境归宿。我们以壬基酚(NP)和双酚A(BPA)为代表化合物,应用C14标记技术,研究了NP的典型异构体p353-NP和BPA在土壤中含有内层型食土
本文研究了邻苯三酚和咖啡酸在独立作用和联合作用情况下对于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的抑制效应,分析了剂量-效应关系,并得出了EC值。通过等效应混合毒性测试,对两种酚类物质的联合作用毒性进行了评价;同时测定了铜绿微囊藻对两种化感物质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显示,两种酚类联合作用时接近独立作用的模式:细胞丙二醛含量随浓度升高显著增加,抗氧化酶活性有所抑制,但是最高浓
应用气相色谱一质谱单离子扫描模式对珠江广州河段及其邻近河流16个表层沉积物中的烷基酚(AP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壬基酚(NP)和辛基酚(OP)在所有样品中均有检出,其含量范围分别在36.04~24694.10ng·g干重之间(平均值为3717.52ng·g)和0.36~498.54ng·g干重之间(平均值为21.10ng·g);珠江广州河段整体浓度明显高于其邻近支流各采样点。此次研究的表层沉积
本研究利用ICP-MS测定技术和分级提取形态分析手段对珠江某处沉积物中痕量重金属铊的形态分布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酸可交换态的Ti、可还原态的Ti、可氧化态的Ti和残余态的Ti在上、中、下层沉积物中均有分布;且上层沉积物中铊主要分布在残余态,在其余各形态中的分布基本相近;在中层沉积物中铊主要分布在残余态,其次是可还原态、酸可交换态以及可氧化态;下层主要分布在可氧化态、其次是残余态、酸可交换态以
采样并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土壤中∑PBDEs(BDE28、47、66、99、100、153、154、138、183)和BDE209的含量。同系物的组成分布说明其污染来源主要是五溴、八溴及十溴产品的使用。各BDEs与TOC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且TOC均一化的各BDEs平均浓度的对数与各同系物K的对数除BDE47以外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r为0.94)。采用K分配模型估算的广州市大气中PBDEs含量与发表
2005年9月-2006年8月在南京市江北工业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采集的59个降水样品进行实验分析,分析了包括pH值,电导率,SO,NO,NO,F,Cl,NH,Ca,Mg,Na和K,主要分析了降水的酸性及各主要离子的组成比例和时间变化特征,得出本地降水酸雨频率,酸雨发生的主要季节,酸雨的类型。
重点介绍了土壤持久性有机氯转化的界面化学过程,讨论了有机氯还原转化的界面化学机理。提出了土壤有机氯污染修复的技术思考。
本文根据2007年9月份的太湖及黄山采样全面数据评判太湖水质,分析了太湖的富营养化特征和污染较严重的物质及其可能来源,为进一步治理污染的决策和实施提供数据支持。
对福建省主要产区采集的典型海洋底栖生物一牡蛎、菲律宾蛤仔、缢蛏、坛紫菜、海带样品中的14种稀土元素进行测定。五种海洋底栖生物体中稀土元素含量为0.0001(Dy, Ho, Tm, Yb,Lu)-10.11mg/kg(Ce),总稀土含量在0.0011-46.21mg/kg之间,各地区样品中稀土元素含量有一定差异。经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表明,五种典型海洋底栖生物均为轻稀土相对重稀土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