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非理性信念问卷的编制及其与攻击性驾驶行为的关系

来源 :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1aj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根据攻击性驾驶行为的综合模型,驾驶员在道路中遇到诱发事件时,他们已有的人际信念会影响他们对目标驾驶员行为的评估,增加其对其他驾驶员攻击性驾驶行为。因此,本研究研究驾驶员的非理性信念,从攻击性驾驶行为的综合模型出发,以艾里斯有关非理性信念及理性情绪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参考钱铭怡、Deffenbacher 等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编制驾驶员非理性信念问卷,并考察驾驶员非理性信念的维度及其与攻击性驾驶行为的关系。
其他文献
教学共同体,是指由教师组成,以达成教学和科研任务为目标,交流共享,互动合作,最终促进学生进步、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群体。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改革方面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技教育不仅有助于青少年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促进其全面发展,且为国家培养了科技队伍坚实的后备军,有助于科教兴国。而科技教师正担负着培养科技队伍后备军、提高青少年科技素养与自主创新能力的重任,是一支不可或缺的科学教育力量。
会议
在我国音乐课外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长的重视,62.1%的小学有音乐课外班,89.6%的小学生对其有兴趣(《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2016).音乐课外活动包括正式音乐课外活动(如钢琴课、合唱等)和非正式音乐课外活动(如听音乐、观看艺术类书籍等).
对于语言理解中预测加工的本质存在三种假说:完全的词汇预测(all-or-none prediction)、等级预激活(graded pre-activation)、后语义整合(semantic integration)。本研究采用2(语境限制性:高、低)×2(词语预测性:高、低)的完全被试内实验设计,记录读者阅读句子时的眼动轨迹,以考察汉语阅读中预测加工的过程是基于等级预激活还是完全的词汇预测。
研究者通常采用任务转换的范式研究认知灵活性,但是在现有研究中既有研究者采用任务之间的转换也有采用反应规则之间的转换探究认知灵活性,且较少研究探究两者之间的异同,所以本实验的目的是在线索目标转换任务中探究任务转换和反应规则转换脑电结果的异同。
语境预测性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信息,会对阅读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最新的眼动研究得到汉语阅读中老年人在注视时间上表现出比青年人更大的语境预测性效应,但在跳读率上则没有表现出年龄差异。这表明语境预测性更好地促进了老年人阅读中位于中央凹的词汇加工过程,但并未促进老年人的副中央凹加工。
父母教养方式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类型,对个体抑郁均具有重要影响。大学新生面临生活、学习以及社会角色的变化,更容易适应不良而产生抑郁。研究表明,黑暗人格水平较高或主观社会地位较低的个体更容易出现抑郁,部分研究探讨了人格因素在家庭与心理社会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采用R/K 判断任务,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社交焦虑大学生的反思评价的特点。旨在为社交焦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矫治提供依据和方向,同时指导广大大学生团体形成良性的反思评价,预防社交焦虑症状的产生,建立更和谐健康的人际交往关系。
智能手机因其便利性和便携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且文本输入已成为重要的通信工具。人们在使用手机时,会依据不同的情境使用不同的手势。随着手机的不断更新,它的尺寸越来越大,但它可能会给用户带来一些设备使用上的不方便。
在交通场景中,行人的正确决策取决于行人准确判断车辆的到达时间(TTA,time to arrival)。当行人高估车辆到达时间时,行人也被认为更危险。反之,行人则被认为更安全。对车辆到达时间估计的前人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了一种名叫“大小到达效应(size-arrival effect)”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