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膜水处理技术研究

来源 :2005年首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b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超滤过程与分离机理,使用不同类型超滤膜,研究为自来水领域使用超滤技术处理原水做技术尝试,为以后优质供水提供了一种可利用的方式。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以下规律:运行初始时膜经过截留、压实、堵塞后,各种压力值的上升趋势一直呈急、缓状态,水通量的衰减变化明显。说明在膜未完全堵塞之时,及时冲洗,对膜的恢复有较好的效果。从经济性考虑我们认为:膜的清洗时间以3小时/次较适宜。水质指标来说,超滤膜的出水浊度保持在0.01NTU以下。对色度、浊度、大肠菌群与亚硝酸盐,去除率可以达到99%~100%,耗氧量和TOC的去除率分别为42%和20%。超滤膜可以截留部分有机物。电导和硬度截留率为0,水源中无机盐能得到保存。
其他文献
为掌握沈阳市地下水水质变化规律,保证城市供水水质安全,利用地下水长期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灰色系统理论,通过建立水质预测模型,对沈阳市地下水典型水质项目进行预测和分析。
本文对山东铝业公司利用赤泥、煤矸石等固体废物制成的新型环保滤料——陶瓷滤料的过滤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进水浊度(3~6NTU)、投药量(1mg/l)和滤速(9~10m/h)下,陶瓷滤料具有过滤周期长,出水水质好,滤层成熟期短,截污能力强等特点。与石英砂滤料相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可望为水厂日常运行节约费用25%~30%。
实验运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发现,活性炭孔径分布、Zeta电位以及比表面积与主要的化学安全性指标的相关系数可分别达到0.7~0.98,0.8,0.7。总孔容积、Zeta电位以及比表面积越大,则相应的出水水质越安全。不同孔径的孔容积的分布结果表明,50nm的大孔越多,处理效果也越好。活性炭结构与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活性炭的选择和应用提供指导。
为进一步明确运行条件对水质的影响和为中小型水厂建造研制小型成套膜设备,以长江原水(镇江段)作为试验原水,采用微絮凝-接触砂滤-卷式超滤膜工艺连续进行了1年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剂投加量3~5mg/L(以Fe计),微絮凝-砂滤-UF膜过滤工艺处理长江原水能实现长期高通量运行,出水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当砂滤出水浊度连续在3~10ntu时,能大大缓解膜压差的增加;而砂滤出水浊度连续在2ntu以下时,膜压差
分析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编制过程中出现的指标体系和规范过时、方案可实施性不强、方案缺乏区域性考虑等问题,总结了目前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编制内容和技术要求的一般模式;提出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编制的五点对策;对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编制作出标准化、法制化、市场化发展趋势的预测。
本文介绍了深圳清泉公司对新疆石墩子山水厂的投药、混凝沉淀和过滤系统进行的技术改造。其中重点是虹吸滤池的改造,采用了“反向过滤气水冲洗滤池”技术和闭池反冲洗、翻板阀排水方式。同时解决了困扰过滤系统初滤水水质差的问题。改造后的滤池过滤周期大大增加,日产水量增加了25%,进水浊度在小于10NTU的情况下,出水浊度小于0.3NTU,出水合格率大于95%,冲洗效果好,冲洗水耗由日产水量的10%降为1.2%。
研究了活性炭技术中生物量的变化以及其对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生物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活性炭的性能和结构对生物量有重要影响,反冲洗能够显著影响生物量,反冲洗后的生物量损失严重,高达90%,温度越高,则生物量也越高,主臭氧的投加会降低生物量;②生物量对工艺运行效果有一定影响:生物量越高,对于UV254的去除率就越高,但是对嗅味和AOC的影响不明显。另外,生物量增加所导致的出水细菌增加要引起重视。
利用标准烧杯搅拌实验、水厂中试工艺模拟生产实际进行试验。考察了高锰酸盐及其复合剂的除污染效能,以及混凝剂PAC和PACS的改善沉淀池水中胶体颗粒的沉降性能,发现它们对于有机物的去除均有一定的作用。并且在现有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投加助凝剂、强化絮凝、改善污泥沉降性能,提高出水水质的试验研究。
采用芬顿试剂(Fe2+-H2O2)处理藻类污染水。实验结果表明芬顿试剂对藻类污染具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处理后藻细胞浓度、水有机污染程度及叶绿素浓度都明显下降。芬顿试剂处理藻类污染水可以实现高级氧化和絮凝的有机耦合,可通过一次投药实现两步的操作效果,无需加入混凝剂,节省费用和投资。
以深圳水库水为原水,通过烧杯试验和中试试验,研究了聚丙烯酰胺(PAM)作助凝剂对混凝的强化作用。试验结果表明,PAM作助凝剂,能有效地降低沉淀水浊度和水中藻类数量,使混凝沉淀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还可以减少无机主混凝剂的投加量,是实施给水强化混凝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