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内障术后双眼弱视的矫正治疗探讨

来源 :2014年河南省第二十次眼科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40207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观察双眼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规范验光配镜,矫正处方分渐变镜组、过矫组、全矫组.随访24mo,资料完整病例30例60眼.观察治愈率与平均治愈时间.结果:三种矫正方法2a治愈率,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6;P<0.05).渐变镜组与过矫组,渐变镜组与全矫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P<0.01;X2=8.0,P<0.05).三种矫正方法的疗效治愈时间分别为渐变镜组(14.11±4.33mo);过矫组(16.63±3.68mo);全矫组(16.38±3.97mo).经t检验显示:渐变镜组与过矫组(t=2.67,p<0.01)、渐变镜组与全矫组(t=3.81,p<0.01)有统计学意义,过矫组与全矫组(t=1.05,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验光条件下,渐变多焦镜的应用,为儿童白内障术后远视性弱视的治疗,提供一种全新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背景:在我国,单眼弱视的常规治疗方法是在其治疗关键期内对优势眼进行遮盖或者压抑其视力,鼓励弱视眼的使用,从而促进视力提高。这一方法使绝大多数弱视儿童的视力得到矫治,但
  目的:对比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和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14年1月门诊就诊的3个月到12月的新生儿泪囊炎患者324例(420眼).按
会议
目的 建立EB病毒转化外周血B细胞系(BCL),探索其表型特点,分泌抗体、细胞因子的能力与提呈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肽的能力. 方法 分离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病毒上清
能较为有效地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游戏化学习活动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灵活性、拓展性、创造性等五大共同的特点,各特点在游戏活动中具有各自的主要体现特征.在培养幼儿创新思
  目的:探讨利用隐蔽圆弧切口使内眦部赘皮位置重置,减轻皮肤愈合张力,减轻瘢痕,按美学要求设计新内眦点的内眦开大术,同时行重睑成形术.分析临床效果,并行美容评价.方法:由
会议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联合配镜、遮盖疗法、DV100诊疗系统、治疗大龄儿童弱视的疗效观察.方法:对8-15岁268例(268眼)弱视儿童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配镜、遮盖疗法
会议
促进高中历史教学和生活化教学的结合,老师应合理改进历史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学习以及转化等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历史中感受生活的人情世故,以此来促进学生历史学习的进步.
  目的:探讨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19例(579眼)弱视患者,初诊时经阿托品散瞳检影验光,每半年至一年重新验光,配戴合适的眼镜,辅以红光闪烁
  目的:探讨同视机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对150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患者进行观察,术后应用同视机进行脱抑制及融合功能训练,检查术前、术后和术后一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双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男6例,女4例),双眼垂直斜视角20△~30△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在显微镜下行下斜肌前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