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屈曲度假体与全髁型假体早期临床疗效比较

来源 :第九届全国关节外科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aszx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高屈曲度假体与传统全髁型假体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早期临床效果的差异。 方法:选取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间50例(67个膝关节)接受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高屈曲度假体组,使用LPS Flex假体)和B组(全髁型假体组/TTC组,使用PFC∑及G Ⅱ假体)。A组包括26例患者(32个膝关节),男5例,女21例,平均年龄(65.29±5.96)岁。B组包括24例患者(35个膝关节),男4例,女20例,平均年龄(64.32±8.32)岁。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8个月(1~2年)。 结果:术前HSS评分为A组(58.61±11.40)分,B组(55.73±13.42)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术前膝关节活动度为A组(92±12.6)。(-15。~110。),B组(95±11.8)。(-15。~11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术后末次随访时HSS评分为A组(91.424-6.1)分,B组(92.674-6.33)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膝关节活动度为A组(124.68±10.32)。(-5。~137。),B组(102.56±15.44)。(-5。~118。),两组间有显著差异,A组患者膝关节屈曲功能明显优于B组。术后并发症包括:A组1例双膝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3个月时右膝关节感染,1例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B组1例单膝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2周伤口脂肪液化,2例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 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高屈曲度假体与使用传统全髁型假体相比,在改善患者疼痛、恢复行走功能以及手术并发症率方面无显著差别,但术后所能达到的屈曲度有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英语口语输出障碍表现为课堂发言不积极,不知道如何开口,心存畏惧等现象,更加反映出口语教学的紧迫性、重要性.讲一口流利、准确的英语是增强未来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条件.然而
期刊
目的:为探索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施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软组织平衡方法。 方法:作者制定了针对性的软组织平衡程序,应用于临床33例膝关节屈曲挛缩大于20度(20~60°)的人工膝
会议
高中英语教学把培育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重要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升.核心素养的落实与教师合理安排各个教学环节,做好不同环节的教学设计关联密切.听力
期刊
目的:探讨新型全髋表面置换术(Resurfaeing Arthroplastyof the hip,RSAH)的特点、适应症、手术技术及近期疗效。  方法:自2005年6月至2007年1月期间,行RSAH 7例11髋,其中男5
会议
目的:评价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对僵硬膝关节的疗效,探讨在此类病例中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术中操作和术后康复要点。 方法: 2005年2月~2006年6月,对在本院手术的符合关节僵硬诊断标
会议
面向二十一世纪,学校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开拓型人才,以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根据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对高校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
复杂粗隆间骨折一般指的是改良EWANS分型Ⅴ型或Ⅵ型的骨折,这类骨折常合并有大、小粗隆部和股骨矩的损坏,骨折移位明显,局部骨折粉碎严重,存在着原始的髋内翻畸形,治疗不当易
会议
炎症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慢性疾病,不仅波及关节周围韧带等软组织,而且破坏关节软骨及骨组织,文献显示,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以显著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
会议
目的:回顾分析具有关节作用的抗生素骨水泥隔体(articulatingspacer)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疗效。 方法: 2003.1-2006.6我科共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10例。
会议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寿命的增加,进入了老龄化时代,股骨近端骨折亦有增加趋势。据估计,每年美国髋关节骨折患者超过25万人,股骨近端骨折几乎占骨折住院患者的30%。这类骨折有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