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刚性双吡唑与Cu(Ⅱ)形成的配合物的结构研究

来源 :河南省化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471085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吡唑是配位化学研究中的一类重要配体.近年来,利用半刚性的双吡唑配体通过自组装形成金属有机分子笼(MOCs)从而更进一步的研究其主客体化学这一课题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兴趣.
其他文献
在生物反应器中研究了流体混合、条件培养基添加及甲基茉莉酮酸酯(MJA)多次添加对中国红豆杉细胞培养的影响.考察了在离心式反应器中加入100μM MJA后,流体混合对细胞培养的影
学位
作为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半导体荧光纳米颗粒—量子点(Quantum Dots,QDs),具有独特的光学和表面可修饰性等性质,被广泛应用在发光基础科学领域.量子点与大体积固体材料不同,其
会议
本论文首次对SO42-/ZrO2固体超强酸(SZ)催化脱烯烃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制备了性能优越的可再生SO42-/ZrO2固体超强酸芳烃精制催化剂,其催化活性远高于目前工业上普通使
稀土离子Nd3+,Er3+和Yb3+ 的配合物具有优良的近红外发光性能,在医学诊断,荧光免疫分析,激光和光纤通信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1-2].本论文采用β-二酮作为第一配体,含氮的手性
会议
信息技术是一门以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精神以及信息社会责任感.而运用、优化课堂情境教学,可以
根据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发展为千万吨/年炼油的规划,为满足二次加工原料平衡和汽油质量升级并兼顾为下游化工装置提供更多丙烯原料的要求,本论文在分析7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
基于可逆络合化学反应的萃取分离方法对于极性有机物稀溶液的分离具有高效性和高选择性.多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有机羧酸的萃取工艺和萃取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大量文献调研
流动型制备电泳因具有分离速度快、可连续操作等优点而日益受到重视,但电泳过程中的焦耳热效应、浓差扩散及电渗等会导致电泳分离速度和精度下降。对于大规模流动电泳过程而言
水稻属于C3植物,较低的光合效率成为限制其生物学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内在因素。近年来水稻育种朝着大穗型方向发展,其“库”容越来越大导致“源”越来越不足,成了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限制性因素。由于C4作物具有光合效率高、CO2补偿点低、光呼吸低等优点,特别是在强光、高温、干旱等逆境条件下,C4植物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及水分和营养利用效率,生物学产量也较高。因此,向水稻中转移C4植物的光合特性成为改善其“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