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果酸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

来源 :2010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mes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UA处理SMMC-7721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RT-PCR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基因p21、p53及PCNA的表达。结果:UA对SMMC-7721细胞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此作用呈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UA可以诱导SMMC-7721细胞阻滞在S期,RT-PCR结果显示其能够上调p21和p53基因,下调PCNA基因。结论:UA能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的生长,引起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周期阻滞的发生与p21、p53、PCNA基因变化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了解我院门急诊患者退药的原因,研究减少退药和加强合理用药的办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6月的退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药物不良反应导致退药占44.28%,其中又以过敏和胃肠道反应占绝大多数。结论:应积极开展药学服务、加强用药知识宣传、增强医务人员责任心等措施,降低退药率。
目的:引入品管圈概念,以“降低门诊药房药品库存周转天数”为主题,进行质量管理实践探索,提升管理水平。方法:采用流程图、雷达图、推移图等手法,引导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并解决实际问题。结果:门诊药房的药品库存周转天数由改善前的30.6d降至13.1d。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模式,促进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了工作责任心,有效地提高了药剂科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和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是值得推广的新型医院管理
目的:调查我院肿瘤内科门诊和住院癌症患者中药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安全、有效、合理地应用抗癌中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1月-12月间我院肿瘤内科诊治的495例门诊和住院癌症患者的3096张中药汤剂处方进行查询,并对组方治则及各治法中常用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做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495例癌症中药处方平均药味约17味,中药味数以10-20味居多,占88.82%,其中16-20味占54.91%;平均每人
目的:检验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的成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确定13个特殊使用药物品种,规范会诊和审批使用流程;统计分析使用特殊抗菌药物的病历资料及药库数据库的有关数据。结果:特殊抗菌药物的使用有病区差异,在132例中,血液肿瘤科使用最多,心脏科最少。使用一种特殊药物的有73例,两种的有43例,三种的有14例,三种以上的2例。其中明确病原学检查结果的有80例,不明确的有52例。管理后,
目的:了解我院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05至2009年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共128例,分别按患者性别、年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受损器官、临床表现、ADR相关药品、给药途径等项目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128例中药ADR报告涉及中药42种;注射剂ADR发生率最高,为ADR总数的75.78%;男女构成比例接近50
目的:了解肾移植患者环孢素A血药浓度变化情况,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197例肾移植受者术后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97例肾移植患者906例次环孢素A血药浓度监测中,569例次(62.8%)达到有效血药浓度(100~400μg/L),其平均浓度为(175.33±65.97(μg/L,145例次(16.0%)低于+有效血药浓度(400μ
目的:对制备的人参皂苷Rg3微乳的质量进行研究。方法:通过人参皂苷Rg3微乳的理化性质、微乳中Rg3含量、体外释放度、稳定性等对人参皂苷Rg3微乳进行质量评价。结果:人参皂苷R93微乳为O/W型无色澄清溶液,电镜观察乳滴呈圆球形,平均粒径为43.5nm,平均载药量为3.5 mg·mL-1,Rg3微乳的释药速度和程度都明显大于市售胶囊。结论:制备的人参皂苷Rg3微乳增加了药物的溶解度,制剂稳定。
目的:研究连续5天静脉输注雷贝拉唑后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方法:63名受试者(男性33名,女性30名)在4家中心接受连续静脉输注给药5天的治疗,每次给药时间为30 min.试验分为3个剂量组,分别为10,20,40 mg组,血样采集时间分别为:330,360和420 min。血浆中药物浓度采用HPLC-UV法测定。同时监测给药第1天和第5天24 h胃内pH值。结果:在单次和多次给药后
目的:建立HPLC测定氯唑沙宗有关物质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lltech C18色谱柱(150mmx4.6mm,5μm),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结果:2-氨基-4-氯苯酚在4/μg/mL~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最低检测限为5 ng/mL,RSD%为0.6%(n=5),各杂质峰与主峰达到基线分离。结论:此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萃取黄狗肾的萃取工艺及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夹带剂浓度和用量等因素对萃取物得率的影响,优选萃取工艺;并采用GC-MS对萃取物脂肪酸进行分析。结果:优选的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65℃,夹带剂为1倍量95%乙醇,萃取物得率为27.4%;从萃取物中共解析出了44种脂肪酸成分。结论:采用超临界CO2可萃取黄狗肾中的脂肪酸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