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管圈”模式进行药学质量管理的实践探索及思考

来源 :2010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gege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引入品管圈概念,以“降低门诊药房药品库存周转天数”为主题,进行质量管理实践探索,提升管理水平。方法:采用流程图、雷达图、推移图等手法,引导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并解决实际问题。结果:门诊药房的药品库存周转天数由改善前的30.6d降至13.1d。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模式,促进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了工作责任心,有效地提高了药剂科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和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是值得推广的新型医院管理手法。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用药现状,分析其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和整理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药物利用评价(DUR)和药物利用评估(DUE)方法,对患者药物使用情况、诊断、治疗过程监测以及临床治疗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78例中单一用药2例,其余为联合用药。11种药物的DUI>1,2种DUI<1,12种DUI =1,78例中有6例患者进行病理学分期,均进行肝功能,
目的:调查本院2004年至2006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感染及耐药情况,为防治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92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病、病例标本来源、临床科室分布、感染前侵入性操作、用药情况、药敏结果等按分类资料统计描述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患者平均年龄64.3岁;≥60岁占69.60%.男性≥女性;≥60岁患者涉及的基础疾病主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抗菌药物作为一类特殊药品,正确合理应用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是临床药师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本文对胃肠外科抗菌药物应用中监护点的建立作一探讨,旨在为临床药师在外科监护抗菌药物的使用、促进其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目的:分析我院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现状及特点,以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我院2008年1~3月所有应用人血白蛋白的住院患者病历中,每月随机抽取40例,共120例。对120例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科室、临床诊断、人血白蛋白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以外科、ICU分布较多,老年患者偏多;主要用于癌症术后低蛋白血症及营养支持,肝硬化或肾病引起的水肿和腹水及营养支持等。结
目的:评价南京地区2005~2007年消化系统药物利用情况。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南京地区样本医院2005~2007年消化系统药物用药金额、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7年南京市消化系统药物用药总金额大幅增加,2006年达到2.3亿元;2007年虽略有下降但也达到2.28亿元;在各类消化系统药物用药金额排名中,治疗消化性溃疡病药物使用金额始终处于第一位,中药类及肝
目的:评价临床医生执行万古霉素使用相关管理规范的情况。方法:参照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我院制订的《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规范》,随机抽取163份2007年临床使用万古霉素的病历,进行用药情况的回顾性调查。结果:完全符合标准的有87例(53.37%);符合适应症标准的有119例(73.01%);符合剂量与用法标准的有130例(79.75%);符合分级管理规定的有136例(83.44%
目的:探讨长江流域6城市157家入网医院2007年调脂药物利用情况与发展趋势。方法:对长江流域157家入网医院2007年应用调脂药物的种类、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等进行分析排序。结果:2007年长江流域157家医院调脂药的销售金额同比增长32.76%。2007年入网医院调脂药销售总金额为16676.60万元,其中他汀类占总销售金额的72.73%。6市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排序中主要包括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
目的:分析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的情况。方法:10例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的用药时间、用药种类、用药频度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无用药史0例;用药品种以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及磷霉素为主;术前1~5天(d)预防用药有5例(50%);术后2d内停药2例(20%),术后5d内停药4例(40%),术后用药大于5d的4例(40%)。结论:临床医师应掌握术前、后预防性用抗菌药时间,严格术中无菌
目的:了解药物引起的皮肤损害情况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81例皮肤损害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静脉滴注引起的药物性皮肤损害最多;在皮肤损害的药物中,抗感染药物占首位,中药制剂占第二位。结论:用药期间须严密观察患者情况,重视药物对皮肤的损害。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了解我院门急诊患者退药的原因,研究减少退药和加强合理用药的办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6月的退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药物不良反应导致退药占44.28%,其中又以过敏和胃肠道反应占绝大多数。结论:应积极开展药学服务、加强用药知识宣传、增强医务人员责任心等措施,降低退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