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邢国墓地车马坑“一车六马”的现象与“天子驾六”的关系

来源 :第七届全国高校学生考古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13519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西周邢国墓地的考古发掘资料、传世金文文献以及史料中对“天子驾六”的记载来看,邢国墓地陪葬车马坑中一车六马的现象并非僭越行为,而“天子驾六”也存在于西周时期.笔者认为西周时期的周天子不仅把“天子驾六”作为反映自己帝位的象征,还将其作为对诸侯等贵族的封赏并以此拉拢诸侯和贵族以维护周王朝的政权和广大疆域的安全.结合“麥尊”铭文上的记载来看,邢国墓地陪葬车马坑中出现“一车六马”现象很可能是周天子对邢侯的封赏.
其他文献
宋代是广州城市建设的一个大发展时期,子城、东城与西城三城并立的局面在此阶段形成,并对后世的城市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以往受限于考古工作的进展,相关材料较少,宋代广州城的研究多通过文献与实地调查等方法开展,对城墙范围与城内布局作考证.近年来考古材料有所增加,本文试以广州考古发现的宋代城墙遗迹为基础,结合古代文献、前人研究与同时期其它遗存等,对宋代广州城新筑与增筑城墙的营造情况进行初步探索,包括城墙的基本
本文通过对《清明上河图》卷中地理方位与河水流向的考辨及鸟瞰图复原,将图中景物代入到北宋东京地理模型中,对图卷所反映的地理位置进行颠覆性的重构,将图中的河流、城门、桥梁推定为蔡河、新门(崇明门)与新桥,并对图中主要建筑及景观进行了重新考证,另在卷首新发现了北宋东京外城南墙的图像.
自2012年6月起,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受内蒙古鄂尔多斯蒙古源流博物馆委托,对其征集并入藏的100余件元代碑刻进行整理与研究.在该批元代碑刻中,包括以墓碑类碑刻50余通,普遍形制完整,碑文较易识读.该批墓碑的原立石地点多为今山东、河北南部及山西东部地区,年代覆盖有元一代.本文为整理与研究该批石刻的阶段性成果,简介整理的工作方法与初步研究判断,认为该组墓碑比较能够体现出金代以后,此地区作为
辽代陈国公主墓出土了六条完整的带具,其中包括了极具特色的蹀躞带,本文将这批材料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切入点,重新梳理辽墓中出土的带具材料,从带具的类别入手,研究总结蹀躞带的结构特点及功能.其次,辽墓中随葬带具及带具的组合关系也体现了性别、族属、等级等不同的含义,如捍腰多为女性墓主所有,相应蹀躞带则多属于男性.同时,通过与现存唐与突厥时期的蹀躞带图像与实物材料的比较,以此探寻辽代蹀躞带所体现出的文化特色
双鼻壶作为良诸文化的典型陶器,沿用时间基本覆盖了该考古学文化始末,本文以良渚文化双鼻壶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于不同时期及区域范围内各壶形制比例变化幅度的具体分析,把握该类器物的流通情况与使用功能,进而判断随葬各壶仪式化内涵的主要来源.具体而言,双鼻壶大致可以分为矮胖及瘦长两种形制,后者至晚始于良渚三期便已作为明器广泛使用于环太湖地区,相关仪式化内涵即当来源于该类器物的生产过程,各壶形制比例的变
笔者通过对黄地峒遗址的石器工艺分析,以「操作链」思维还原,分析出一连串的石锛毛坯制作流程,结果正切合南中国地区石锛大量生产及使用的情况.本报告以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所藏标本作分析,梳理出此遗址生产石锛的流程.在观察与分析石器的时候不能依据石器的形态作判断,以动态思维与工艺结合分析外,也可从民族学的材料中参考。从新徽内亚民族志中,可以作为黄地桐遗址石锌毛坯的制造流程的参考。从第一步的采集
本文以良渚文化漆器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收集、整理相关实物资料的基础上,细致考察了漆器的工艺特征,总结了胎质、漆色、髹饰技法和纹饰等方面的特点,进而讨论了长江下游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之间的漆工艺继承关系.最后把良渚文化漆器的出土单位分两类,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墓葬出土的漆器应为仪式用具,填嵌玉石的漆器可能还是身份地位的一种标志;非墓葬单位出土的漆器应为生活用具.
郑州地区发现的裴李岗-仰韶时期遗址较多,本文选取郑州地区裴李岗-仰韶时期几个发掘资料相对完整的遗址,通过分析其不同种类生产工具数量所占比重,结合动物遗存、植物遗存资料,进而探讨其经济形态结构和生业经济发展方式,认为郑州地区裴李岗-仰韶时期生业经济是波动发展的:裴李岗时期以狩猎采集经济为主、农业经济为辅,农业占比重较大;仰韶早期也是以狩猎采集经济为主、农业经济为辅,但是农业经济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仰韶
半拉山墓地祭坛中部建筑址是迄今为止首次在红山文化墓地中发现的木构建筑遗迹,被疑为放置人像、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所.其M12出土的一套石钺组件,是首次在红山文化墓葬中发现的一套完整带柄端饰石钺,被认作是仪仗礼器.结合先秦至秦汉之际由庙祭到墓祭所引起的陵寝制度演变,分析半拉山墓地和牛河梁遗址个别地点有关祭祀遗迹的性质和功能,说明以半拉山墓地和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晚期墓地可能是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的源头.
好川墓地是位于浙西南遂昌县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墓地.本文通过类型学分析,将好川墓地分为五期,并通过比对周邻考古资料,指出墓地年代约当良渚文化中期至广富林文化时期,距今约4500至4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