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刮板输送机行星传动装置的固有特性分析

来源 :煤矿机电一体化新技术创新与发展2012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woc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分析重型刮板输送机减速器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固有特性,建立了该传动的平移-扭转耦合的动力学模型。模型考虑了中心构件的支承刚度、轮齿时变啮合刚度和齿轮综合啮合误差等影响因素,利用Lagrange方程推导出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进而求解其特征值问题,从而获得系统的固有频率和相应振型,以及每一固有频率对应的模态动能和应变能。分析结果表明:该传动装置具有扭转振动模式和平移振动模式;系统高阶模态动能和应变能比低阶大得多。
其他文献
随着慢性肾病发病率的提高和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日益增多。透析治疗需要大量透析用水,水中的污染物可通过血液接触直接危害患者健康。因此,透析用水的水质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点关注。笔者综述了透析用水水质污染与供水工艺状况及国内外透析用水的水质标准、行业标准与相关技术规范,探讨了透析用水制备过程中微生物和内毒素的污染特性和控制效果,分析了透析用水水质安全及其保障技术方面的主要发展趋势。
随着工农业和化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化学物质尤其是有机化合物进入到地表水中,使得氯消毒副产物大量生成,危害人体健康。文章通过生产实践,采取用预臭氧代替预加氯、投加活性炭吸附前体物质、优化消毒工艺等措施大大降低了出厂水中三卤甲烷的生成量,确保了饮用健康。
本文研究了预氯化对混凝去除铜绿微囊藻的影响。烧杯实验结果表明,氯投量和氯化时间均对混凝去除铜绿微囊藻效能有影响。氯化过程中,藻细胞灭活,且胞内有机物释放和胞外溶解性有机物降解同时发生,前者有利于后续混凝,后者则可能对混凝产生负面影响。
采用三维荧光色谱(EEM)研究O3和UV-C处理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 Aeruginosa)过程中胞外溶解性有机物(EDOM)及胞内溶解性有机物(IDOM)的荧光特性变化,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未处理的铜绿微囊藻的胞外荧光物质以类蛋白质物质为主,胞内以类蛋白质和类氨基酸物质为主;定量分析采用区域积分方法,经过处理之后,胞内、外类蛋白质峰和类腐殖质峰强度均有变化,不同
采用UV-C辐照降解水中2,4,6-三氯酚(2,4,6-TCP),考察了UV光强、2,4,6-TCP初始浓度、反应液pH值、水中阴离子和阳离子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UV-C辐照降解2,4,6-TCP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在光强为142 μW.cm-2,2,4,6-TCP初始浓度为1 mg.L-1条件下,辐照120 min后2,4,6-TCP的去除率达到76.89%.通过增大紫外光强和减小2,
在微污染水源水中,应用一体化净水设备与深度处理,筛选氧化剂吸附材料和助凝剂,确定混凝剂、氧化剂、粉末活性炭最佳投加量,以及恰当的反应和沉淀时间,从而形成中小型水厂在一体化净水设备中投加氧化剂和粉末活性炭的预处理技术.实验方法为取微污染的珠江河为原水,采用六联搅拌器进行烧杯搅拌试验,按一体化净水设备工作条件模拟试验的高速搅拌时间为1min、低速搅拌时间为3min,沉淀时间为20min,搅拌和沉淀条件
淡化海水具有很强的侵蚀性,进入市政供水管网后会造成严重的黄水问题。为了有效地应对黄水现象,定量化研究调节pH值、碱度、硬度和投加缓蚀剂对管网铁释放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提高pH值、增加碱度和硬度、投加磷酸盐缓蚀剂可使淡化海水进入管网后造成的黄水现象明显减弱.初步确定了控制淡化海水进入供水管网造成铁过量释放所需满足的水质条件为:管网水的pH值在7.70以上,碱度大于80 mg/L,硬度大于80 mg
我检测中心从2003年初开始组织人员编写质量体系文件,试运行一年后于2004年10月通过省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初次评审和江苏省城市供水企业水质检测一级实验室评审。同年加入江苏省城市供水监测网,由省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授予“江苏省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淮安监测站”名称,承担淮安市及辖区城镇供水水质行业监督检测任务。今年6月年10月通过省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扩项和复评审。
为解决煤矿井下自身不带电池的便携式移动设备的电源问题,设计采用了Boost型DC-DC升压电路。该本质安全型电路将电池的输出电压进行了升压,经实际应用满足了实际工况的使用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及体系结构,并展望了数字化煤矿的广阔前景。基于我国煤矿发展现状,把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数字化煤矿安全监控中,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提高原煤生产效率,降低了煤矿管理成本,实现了煤矿安全生产的数字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