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ateral lung transplantation for idiopathic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initial experience in

来源 :2014中国器官移植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vfg4gf3fg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以长白山5种林型土壤(硬阔叶林、红松阔叶林、次生白桦林、长白松林和蒙古栎林)为对象,利用原位培养连续取样法研究了冻融过程中5种林型土壤CO_2和N_2O排放特征及相关机理。结果表明:冻融期5种林型土壤是CO_2和N_2O的源。次生白桦林和红松阔叶林土壤CO_2和N_2O的平均通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林型。除硬阔叶林外,各林型土壤CO_2通量与土壤含水量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但不同林型的土壤CO_2排放对水
母岩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发育土壤的养分含量及其特性。本文对分布在海南省11个市县的火山岩、侵入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发育的槟榔园土壤养分含量及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土壤养分与母岩及土层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槟榔园土壤养分状况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受母岩历史继承性因素影响;火山岩发育的土壤有机碳(SOC为17.67 g·kg~(-1))、全氮(TN为1.48 g·kg~(-1))、全磷(T
会议
了解植物养分浓度及其化学计量对土壤因子的响应,对预测脆弱而敏感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至关重要.以敦煌阳关湿地优势种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
会议
探讨人工林发育过程中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其机制,可为森林温室气体通量估算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不同林龄(15、30和50年生)红松(Pinus koraiensis)和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吸收速率及其调控因素。结果表明:30年生红松和落叶松人工林土壤CO_2排放速率(红松:(1724.18±98.57)μg C·k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