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大旱及其历史大旱的对比分析

来源 :中国水利学会2017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程度重的秋冬春三季连旱,对该地区的农业、生态和渔业养殖造成极大的冲击.本文在分析长江中下游2011年大旱灾情和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将本次大旱与历史大旱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该地区历史旱灾的演变规律,为抗旱减灾提供技术保障.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渍堤、漫堤洪水影响问题,分别建立了河网一维、区域二维水动力耦合的渍漫堤模型.以唐白河夹河套倒虹吸工程为例,分析了不同渍口位置、不同溃口宽度、漫溢各方案对工程线路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工程位置处溃口对工程线路的影响最大;溃口宽度增加,呈现出溃口处最大流速减小、工程线路其他区域最大流速增大、最大流速等值线范围增大、较大流速持续历时减小的特点.各溃口方案大流速主要分布在溃
抛铅丝笼是黄河防汛抢险常用的方法之一,铅丝笼在抢险中具有固根、固脚、防止冲刷,大大提高抢险效率,改善抢险效果的作用.传统编制铅丝网片费时、费力、速度慢,需要制作编笼网架,由于受网架限制无法多人编制,在汛前需要储备一定数量的铅丝网片,以备抢险急用.险情较大时,铅丝网片库存用完后,由于受以上情况限制铅丝网片跟不上,影响抢险效果.为争取抢险时间,提高抢险效率,抢早、抢小,控制险情发展,自2003年以来,
干旱是世界范围内造成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区域干旱呈现更为频发的态势.干旱无法避免,只有通过提升监测与预警能力,达到减缓影响与规避风险的目的.当前,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干旱管理策略为各国所提倡,而精准的监测信息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单独基于遥感或水文气象信息的干旱指标不能很好地识别区域干旱胁迫,本研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整合植被遥感与水文气象等多元信息,构建适用于我国北方区域干旱监测的集合指
针对目前暴雨导致的城市内涝淹水突出问题,建立了基于SWMM的城市地区暴雨径流模拟模型,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构建了淹没分析模块,实现了对城市暴雨内涝淹没范围和淹水深度的模拟分析.以华南沿海某城市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设计和典型暴雨条件下的模型计算.结果 表明,基于GIS的淹没分析模块设计合理,与SWMM耦合可准确模拟城市集水区产汇流及管网排水过程,直观表现受涝区淹没范围和淹水深度,在城市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变化环境的显著影响,区域乃至全球的水短缺、水灾害、水污染以及水生态退化等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水安全状况的评价在防洪、抗旱、减灾等以保障水安全为目的的活动中变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关于水安全问题还未形成统一、科学的评价方法体系.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水安全评价方法的技术背景、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将其划分为单指标评价与多指标评价两大类,并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在此基础上,对变化环境下水
城市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居民集中,又有交通枢纽、铁路干线,是国家运行和人民生活的重要载体;其所入驻的大型骨干企业又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确保城市安全稳定、经济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城市防洪减涝是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城市洪涝造成的灾害问题,如何确保城市的防洪安全,以及拟定除涝减灾对策做一探讨.
干旱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广和造成社会经济损失较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区域旱情的动态监测对于抗旱减灾至关重要.作为对地观测的重要手段,遥感技术提供了区域旱情动态监测的重要工具.本文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基于植被状态指数、温度状态指数和植被健康指数开展我国的旱情动态监测工作.为评估遥感旱情监测结果的可靠性,使用基于统计上报资料的旱情制图产品和国家气候中心的旱涝监测产品对遥感旱情监测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旱情遥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洪水序列呈现出显著的非一致性.传统的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仅直接针对年最大洪水序列的均值及方差进行研究.本文应用规范常数法(NCM)探讨了年际间日流量序列的非一致性对年最大洪水非一致性的影响.选取渭河流域实测日径流序列为例,开展了方法验证及比较研究.结果 表明:渭河流域年最大洪水序列及日径流序列均存在显著的非一致性;考虑年际间日流量序列特征的年最大洪水非一致性频率分析结果
绘制洪水风险图是实施洪水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以黄河下游防洪形势最为复杂的濮阳河段为例,基于MIKE21FM模型,模拟分析了该河段的3处堤防分别出现溃决后,溃堤洪水在防洪保护区内的演进过程,绘制了3处渍口的最大淹没水深分布图,并通过糙率敏感性分析说明了模拟结果的合理性.相关成果可为防汛指挥部门制定相应的防洪减灾措施提供科技支撑,建模方法也可为模拟该河段的其他溃口提供参考.
由于传统水文预报模型的局限性,分别采用新安江模型、TOPMODEL模型及降雨径流相关图,对半干旱的滦河潘家口水库流域进行洪水模拟计算并分析其适用性.实例验证及研究表明采用蓄满产流机制的新安江模型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TOPMODEL模型都适用于该流域,在潘家口水库洪水预报中预报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应用价值,对海河流域的洪水预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