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与公共空间跨界合作探析

来源 :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理念·实践——博物馆变迁”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ing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博物馆与其他社会机构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跨界合作日益增多.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文化机构、商业空间就开始尝试采用博物馆的方式.跨入21世纪后,越来越多的商业空间、公共交通中心等公共场所关注过去只有博物馆才具备的收藏、展示,甚至科学研究功能上,自己收藏或租借藏品,展览规模或大或小.博物馆与公共空间的跨界合作成为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内部、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国际经验表明,政府需通过引导社会资本、社会力量的参与,改变单一主体所采取的“包办”形式,以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效能.为此,近年来政府提出了公共文化的运作逻辑:文化治理.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成为文化治理议题的主要对象之一.但是由于以理事会建设为核心的法人治理与原有管理体制相冲突,博物馆实务部门对于自上而下推行的理事会
东北是我国重要边疆地区,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东临日本朝韩,北接俄罗斯,是众多少数民族的发源地,更是外国进入中国大陆腹地的主要门户之一,可谓是中国的咽喉之地.近代以来,朝代的更迭、东北的沦陷及统治权的变更令东北在我国近现代史中占据着极为特殊的地位,东北地区文化随着历史的长河缓缓前行,而博物馆作为社会的缩影,也见证了东北地区历史文化的变革与创新、求索与发展.从东北第一座博物馆的建立到新中国成立,博物馆
纵观天津自然博物馆,从北疆博物院的创建到天津市人民科学馆的转型,再到天津自然博物馆的确立,以及自然馆的两次大的改扩建,可以看见馆舍建设的历史变迁和不同时期的历史风采,还可以看见与时代要求紧密联系的不同时期的陈列内容及展览方式,更可看见天津自然博物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所承载的文化的表现和内涵特质。通过天自然博物馆百年发展历史纪实,可以折射出中国自然博物馆的发展历程,从外国人创办到中国人自己自
中国近代博物馆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过程,在19世纪中叶以后与之相伴而生的.随着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博物馆”这一新鲜事物逐渐为国人所知.一方面,出国留洋人士把西方博物馆的思想及样貌介绍到国内;另一方面,一些西方人士也陆续在中国创办了一些博物馆.客观来说,中国近代早期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就是由西方传教士带到中国来的.虽然不免带有“文化渗透”的烙印,但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博物馆对中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他从这一点出发确证了人类知识的合法性.对于不断发展的博物馆含义来说,“我思”这个带着主动性认知的哲学是非常有意义的.博物馆的内涵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定义,而是随着时代变化、社会变迁、民族文化的分殊和认知主体的差异而不断变迁的所在.博物馆自身要做好“我思”,这种“我思”不仅要接收西方的先进博物馆理念,更要融合传统的“博物”观
晚清以降,国人对博物馆的接触由形而上之理想转变为形而下之实践。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博物馆的功能紧随时代潮流演变。在19世纪中国知识转型的背景下,清末士人借由中体西用初步认识了博物馆,博物馆之建设也由西人主办变为国人自办。受救亡图存的民族思潮影响,张誊的南通博物苑借助学务维新,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向前推进一大步。自南通博物苑创办后,北京、南京、安徽、黑龙江、河南等省皆呼吁办学设馆,将之纳入
博物馆不仅是传承知识和文明的机构,也是彰显人文关怀的公共文化场所.它自产生至今,从最初的单一的“收藏”,发展到后来的“陈列”“研究”,再到现在的“社会教育”,都反映了博物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近年来,博物馆服务社会的目标和对象不断拓展,博物馆以得天独厚的文物资源为依托,主要通过陈列展览将文化知识进行形象的展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正迅速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即博物馆的职能是以“以物为
本文首先认真的梳理了我国博物馆的历史沿革,深入分析博物馆的创建初衷和运营理念,着重的对博物馆公共服务职能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带来帮助。
博物馆常规的展览策划一般来说是面向成人观众进行的,对于儿童观众(本文所指儿童,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一条将儿童定义为年龄不大于18岁的人),一般来说更多的是集中在寒暑假时策划些内容和形式都较为简单的儿童书画作品展览.随着国内博物馆观众中以家庭为单位的观众所占比例逐年上升,而家长把参观博物馆作为孩子接受社会教育,促进亲子关系的重要目的.因此,博物馆不仅在教育活动中加大了和展览的互动和内容交流,更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对“物的时代”有过精辟描述:“生活在物的时代:我是说,根据它们的节奏和不断替代的现实而生活着,在以往的所有文明中,能够在一代一代人之后存在下来的是物,是经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筑物,而今天,看到物的生产、完善和消亡的却是自己.”在中国不仅看到物的消亡,也看到中国乡村整体性消失,乡村农耕文化的脆弱使得文化基因流失速度惊人,城镇化建设的模式使得乡村发展的同质化问题严重,村落文化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