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沉管隧道介质传输与耐久性研究

来源 :2018全国岩土工程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p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虑我国东南沿海在建的沉管隧道环境,针对沉管隧道壁所处的特殊环境条件建立了热-水-离子耦合传输模型,研究多离子多场作用下侵蚀性离子在沉管壁混凝土中的迁移过程.利用该传输模型计算了120年使用期内在不同温度和压力工况下的水分与离子分布,结果表明:(1)隧道壁的水分迁移为内侧干燥过程与外侧海水渗入过程的叠加;(2)温度变化对离子和水分传输的影响比外部水压变化更加显著;(3)120年隧道外侧溶蚀深度有限,钢筋锈蚀诱发区域深度约为0.65m,但锈蚀电流低于0.1μA/cm2.
其他文献
我国西南地区山高陡峻,河谷深切,水力资源丰富,大型水电工程密集分布.由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高陡边坡稳定问题十分突出,成为水电工程建设与运营过程中防灾减灾的难点问题之一.本文以乌东德水电站坝区右岸水垫塘高边坡为例,探索了高度超过500m的高边坡地质灾害调查识别与监测预警技术.(1)针对水垫塘右岸高边坡坡度大于70.,危岩体经常崩塌且无法识别的难题,采用“登山攀岩速降技术与地质调查、工程地质测绘相结合
2000年4月9日发生于西藏自治区波密县易贡乡扎木弄沟的巨型滑坡-碎屑流-堰塞坝灾害链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文结合遥感影像资料形成数字高程模型,运用DAN3D软件对滑坡-碎屑流过程进行反演分析,得到滑坡-碎屑流阶段速度分布及堆积特征.根据DAN3D堆积形态模拟结果,构建堰塞坝模型,运用FLOW3D软件对堰塞坝溃坝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溃坝-洪水演进过程水流特征变化规律.通过对易贡完整灾害
争岗滑坡稳定性研究是澜沧江古水水电站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本文集有限元数值计算和极限平衡分析两者优势于一体,分析了争岗堆积体不同期次滑坡的稳定性及破坏机理,考虑到堆积体结构构成具有随机性,应用空间变异性理论对争岗滑坡的破坏概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争岗工区三期滑坡体的安全系数最低,Ⅰ区滑坡破坏模式为牵引式;Ⅱ区一期滑坡体稳定性较差,Ⅱ区滑坡破坏模式为推移式滑坡.基于空间变异性理论的滑坡破坏概率分析则
高边坡安全预警是世界性难题之一,其重要的一环就是制定合理可行的预警标准.本文通过稳定性与安全性、预测与预警对比分析,定义了边坡安全预警的概念.针对高边坡的特殊性,结合描述过程的混沌时间序列和描述状态的能量,对边坡进行安全预警分析,引入边坡安全预警时段的概念,作为预警标准,并初步拟定了预警等级.在此过程中,对基于塑性功率概念的临滑预报理论进行改进.通过对黄茨滑坡的研究结果表明,把边坡安全预警时段作为
本文通过对河南某工程开挖边坡滑坡形成原因的分析,研究了膨胀土边坡滑坡的作用机理,提出了一种考虑基于膨胀土含水量和土体强度系数折减的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计算方法.研究表明,膨胀土边坡开挖时因边坡表面膨胀土平衡被打破,在风吹、光照等作用下形成裂隙;雨水入渗后引起土体抗剪强度的下降,同时,含水量的增加加大了滑坡体的重度和下滑力,在膨胀力的作用下形成开挖边坡处的坍塌或滑坡,进而向坡顶处发展,形成更大范围的滑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岩土工程实施标准现状、岩土工程信息化技术的全面分析研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住建部《关于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精神,阐述了岩土工程标准改革发展方向,提出了岩土工程标准与信息化有机结合,融合发展的设想与途径.
本文从区间隧道盾构施工技术、暗挖车站施工技术、微扰动施工控制技术以及既有车站改扩建技术四方面阐述了我国城市地下轨道交通施工技术的若干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大直径单圆盾构、异形盾构在区间隧道修建中的应用;盾构法用于联络通道施工的创举;新兴的轨道交通车站暗挖方法,包括一次扣拱暗挖逆作法、盾构扩挖法以及首次用于饱和软土地层中暗挖车站的管幕法和顶管法;盾构近接微扰动施工控制技术;一种新型的可实现微扰动施工的基
针对不同类型的大面积场地的形成和工程服务需求,提出了场地处理和地基处理的概念,并将地基处理分为大面积人工场地以下的天然场地的场地处理、大面积填土形成的人工场地的场地处理和大面积场地上的不同类型单体工程下的地基处理三个层次.以大面积场地的场地处理和地基处理、道路工程地基处理为重点,分别介绍对应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及近年来的重要研究进展,并选取代表性的工程应用进行分析,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可液化地层中地下结构的震动响应规律和计算方法是岩土工程抗震研究领域长期以来的热点和难点.现有研究普遍将场地视为假想的均质可液化土层,且缺乏能高效计算并合理反映地下结构构件配筋与动力非线性性能的建模方法,对成层可液化地层中结构震动响应规律和破坏机制尚无系统认知.本文通过建立可液化地层中地下结构有限元建模及静动力时程计算分析方法,揭示成层可液化地层中地下结构震动响应的基本规律.
本文主要总结比较熟悉的岩土本构模型、地基基础和深基坑工程方面我国所取得并且为行业应用的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认为我国在岩土本构模型的研究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还是缺乏能为工程应用的模型,缺乏中国的数值计算软件,应该发展方便实用的本构模型;在地基、桩基和刚性桩复合地基方面,我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半理论半经验方法,为我国工程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要使地基设计取得新的进步,今后应该发展变形控制的设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