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弱热岛强度的城市形态布局关键参数研究与响应机制分析

来源 :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r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京津两大城市1991~2011年8个时期的夏季TM遥感影像,分别提取城市形态与反演计算城市热岛温度,并利用ArcGIS与matlab等大型分析计算软件,定量研究城市形态布局与热岛强度的关系.文章首先提出热岛强度的双指标测度法,即最高热岛升温值和热岛升温总量.进而通过分析计算,发现:第一,最高热岛升温值,随着城市形态面积增大而上升;并与城市形态斑块面积呈正相关,当单个斑块超过195km2时,最高热岛升温值则呈线性快速增长;而斑块的周长面积比与最高热岛升温值呈负相关,与城市形态斑块分维数呈正相关.第二,热岛升温总量,总体上随着城市形态的总面积增大而不断上升,当面积达到400km2时热岛升温总量会出现波动;热岛升温总量与城市形态的离散度、蔓延度指数COHESION、MESH、AI、PLADJ呈正相关,与DIVISION呈较弱的负相关.
其他文献
四川盆地九龙山珍珠冲组砾岩储层基质孔渗条件差,非均质性强,裂缝及其溶蚀孔洞是重要储集空间和主要的渗流通道.针对该区储层特征,结合室内评价实验和储层评价结果,对于裂缝发育的储层,采用土酸酸化取得了较好的改造效果.对于裂缝欠发育的储层,在酸化工艺无效的情况下开展了加砂压裂工艺试验,通过施工管柱、施工参数的优选,成功的实施了对砾岩储层的加砂压裂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改造效果.
大涝坝凝析气田属于深层高压、高含蜡、高含凝析油的边水凝析气藏.衰竭式开发过程中,受反凝析和水侵的双重影响,产能快速下降,为提高采收率,开展循环注气开发.注采参数是影响循环注气采收率及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大涝坝这类开发中后期进行循环注气的水驱凝析气藏,开展注采比、注采方式等注采参数优选,优化循环注气方案,保证循环注气开发效果.
近十几年由于川东地区勘探重点的转移,高陡构造带石炭系勘探由于钻遇失利井较多,造成高陡构造带的勘探有所停滞.川东石炭系勘探失利井大致分为三大类,一是构造复杂因素影响,二是石炭系厚度预测因素影响,三是含流体性质与保存条件影响.这些井的失利主要与地震构造解释中的构造地质模式、构造解释精度、偏移参数分析、特殊部位的层速度分析、地层识别模式、构造可靠性分析,及有效圈闭分析、油气保存条件有关.因此提出在以后工
研究认为我国历史保护原真性存在保护内容不够全面、保护意识和制度欠缺及保护手法落后三大问题.探讨原真性保护过程中的受阻因素,包括经济因子、文化因子、观念和制度因子.基于目前我国历史保护中缺乏针对地域文化特性的、信息可读层次的“原真性”调适,文章探讨基于原真性的多样化保护策略.提出新时期我国历史保护原真性具有双重属性:地域性和可读性.重点强调多维度的地域特性、重视文化地域差异、强调保护项目中的信息可读
作为珠三角地区村庄规划的典型代表,广州西南村在村庄规划的引导与控制下实现了完美地蜕变.反观,在轰轰烈烈的、运动式的村庄规划浪潮中,从规划蓝图到落地实施却是凤毛麟角.深入分析村庄规划落地难的原因,笔者认为村庄规划需要创新的不是规划技术,而是规划方法.回望西南村从规划到建设的整个过程,笔者始终坚持以规划师、村委为纽带的“开放协同”,从而让规划顺利而全面地得以实施.在对村庄规划的落地实施有着诸多质疑的今
建立高效、多元、可持续的城乡建设领域投融资体系不仅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更是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本文结合美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市场化投融资的先进理念与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粤东西北地区等广东省内城乡建设投融资的实践案例,从投资主体、资金渠道、投融资环境三方面着手,重点研究在规划实施中如何策划项目、撬动投资以及创造条件引入民间资本,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
以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为基础的景观生态功能区规划研究,是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于实现区域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庆市市区为研究区,利用遥感手段提取研究区1990年和2009年的景观类型信息;基于ArcGIS9.3软件和Fragstats 3.4软件,定量分析了研究区不同尺度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定量计算研究区不同尺度的景观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的景观生
运用产业生态学原理,对半干旱地区的产业生态特点与规划要求进行总结梳理,我国西北半干旱地区由于水量不足,植被稀少,生态脆弱,加上湿陷性黄土土质稀疏,承载力小,在规划建设中要充分尊重当地的生态基底,在产业选择、生态维持和可持续发展路径等方面均需要根据半干旱地区的特点做出积极的响应.从规划的需求出发,系统阐述了产业生态学与生态文化创新的内在关系,并对生态城与生态文化创新城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对西北半干
怒江州地处云南西北尽端,西与缅甸接壤,远离云南省发展腹地,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缓慢,“山秀矿富人穷”是怒江州的发展写照.其中,交通是制约怒江州发展最主要的因素.然而,由于怒江州处于云南地理端头,为怒江州修建连接高速公路,一是投资与收益比过低,缺少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二是单纯的连接高速仍不能彻底改善怒江州交通困境.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战略关系,将怒江州的交通布局与国家战略相结合,提出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城市轨道基础设施建设是解决城市拥堵、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但是,城市轨道建设牵涉土地开发、资金回笼等多方面问题,同时也涉及社会公平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社会公平与经济可行两个角度,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探索.首先阐明了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标准,并且它的建设必须以弱势群体使用为前提;但是城市轨道交通在经济上却陷入了困境,并且阻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