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卷吸条件下弹流润滑中的界面滑移效应

来源 :2008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保护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q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际工业应用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润滑是一非稳态的过程,机器的启动与停止过程和机构的周期性间歇运动等都会引起润滑表面速度的变化,润滑油膜的厚度也发生变化。使用光干涉动态油膜测量系统对循环卷吸条件下聚丁烯形成的弹流油膜的变化进行了实验观测。实验中接触表面位移的变化见图1,运动周期为T,在T0时间内匀速运动。结果表明,在其它运动条件相同情况下,纯滚动与纯盘滑动产生不同的油膜。在纯滚动条件下,表面运动与停止的交替产生接触区的封油现象,见图2及图5A,实验中发现由于加速的冲击效应导致局部封油量增加,该现象可进一步证实Glovnea等人观察到的膜厚振荡现象。
其他文献
在ZGMn13钢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成分,加入适量的合金元素Cr、Mo,得到新型高锰合金钢,经沉淀强化热处理后对其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1.28%C、11~13%Mn、≤0.02%S、≤0.04%P、≤0.65%Si、1.5~1.8%Cr、0.40~0.50%Mo的合金钢,经沉淀强化热处理,奥氏体转变完全、晶粒细化,碳化物弥散析出,其耐磨性和加工硬化能力提高,力学性能达到: σ=7
用爆炸压实法将WC钢结硬质合金粉末压制到碳钢表面,再通过真空液相烧结制成钢结硬质合金/碳钢复合板。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X),透射电镜(TEM)等对复合板界面结合区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1623K时,WC钢结硬质合金/碳钢界面结合区厚度为30um左右,层内W, Cr,C元素含量较高,组织为类珠光体,该珠光体为M23C6和铁素体层片,且层片与界面呈一定角度。紧邻结合
本研究采用以Mn、Si为基础的Cu、Cr、B、Nb、Re等低、微多元合金化,金属型铸造,分级等温淬火新工艺,取代传统的昂贵的Mo、Ni合金化,砂型铸造,硝盐等温淬火工艺,生产抗磨等温淬火球铁磨球。使磨球的硬度提高3~5HRC,冲击韧性提高10%~20%,耐磨性提高20%~30%,破碎率≤1%,成本降低5~15%。研究结果还表明:消除碳化物不良形貌和白亮区的脆性组织,控制碳化物含量约为14~20%时
本文介绍了一种吸取了国内外球磨机衬板的优点并加以改进,进而研发的新型衬板。该产品采用双金属复合、双曲面沟槽、小而厚的强化无螺栓结构,使衬板寿命大大提高,出粉率也有所提高,而单位电耗和噪音降低。该产品已于去年取得我国国家专利。
采用蠕墨铸铁材料制作磨球模可以大幅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而蠕墨铸铁的良好性能完全满足磨球模具的性能需要。综合性价比优于灰铸铁模具。
为了充分发挥材质的耐磨性能,产品都必须采取不同形式的热处理,利用铁碳合金的固态转变,通过加热、保温与冷却来改变内部组织,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性能,所以热处理工艺是耐磨材料生产的一道关键工序,热处理设备也是耐磨材料企业的关键设备,热处理设备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成本。为此本文对目前常用的几种热处理能源及不同设备作一介绍和对比,供耐磨材料生产厂家选择设备参考。
CASTsoft/CAE计算机软件是基于有限元铸造过程模拟软件,能够进行流场.温度场.应力场模拟。适用于模拟复杂铸件成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能够模拟出砂型铸造.消失模铸造.低压铸造.高力铸造.离心铸造等几乎所有铸造工艺的充型和凝固过程,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可以获得铸造过程的各种现象,铸造缺陷形成及分布,铸件最终质量的模拟和预测。
本文针对经表面工程技术完成再制造后的废旧零部件的表面涂层的接触疲劳寿命预测展开论述,介绍了表面涂层接触疲劳失效机理的研究现状和接触疲劳的试验方法,并提出了表面涂层接触疲劳寿命的预测方法。由于试验得到的接触疲劳寿命数据具有分散性和随机性,所以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整理并最终得到寿命预测结果是可行的办法。文中重点介绍了如何运用Weibull分布进行疲劳数据的分析。
H13钢是热作模具钢,广泛应用于热锻模、压铸模、热挤压模等方面。该类钢以Gr、Mo、V、W为主要强化元素,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同时保持较高的热疲劳抗力,因而能够承受高温拉、压等冲击作用,还可承受高温磨损、氧化及激冷激热周期性温度变化等恶劣的工作环境。由于H13钢在服役过程中的主要失效形式为热磨损和热疲劳,因此要求表面具有高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能。为此,本文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H13钢表面喷涂Al2O3
直接在非极性基础油中通过W/O型微乳液反应法制备Schiff碱和Schiff碱铜络合物。在非极性基础油中添加1%(W/W)的纳米级水杨醛缩乙二胺铜(Ⅱ)络合物,润滑油的极压值提高了3.7倍。俄歇电子谱(AES)分析了四球试验的顶球磨斑表面,研究表明,在1%的纳米乙二胺缩水杨醛Schiff碱铜(Ⅱ)络合物改性的非极性润滑油润滑下,钢一钢摩擦副发生了选择性转移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