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规模约束和FLUS模型的城市扩张模拟研究--以衡阳市中心城区为例

来源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入FLUS模型,利用城市总体规划中规定的建设用地规模作为城市增长规模的阈值,模拟了基准、生态保护两种情景下衡阳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的扩张.结果表明:(1)FLUS模型模拟结果的Kappa系数达到0.87,总体精度达到97.25%,Fom系数达到达到0.171,说明FLUS模型模拟结果较为理想.(2)未来中心城区的扩张主要表现为以城市为中心的圈层式蔓延扩张和沿道路、河流两侧的轴向扩张,而且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基准情景下雁峰区、蒸湘区、珠晖区和石鼓区的新增建设用地分别为17.75km2、27.00km2、36.71km2、17.99km2,城市呈摊大饼发展;生态保护情景下雁峰区、蒸湘区、珠晖区和石鼓区的新增建设用地分别为14.56km2、26.93km2、35.72km2、22.23km2,城市发展较为分散,在雁峰区和珠晖区形成较多空洞地区.(3)由于本次城市模拟默认城市扩张不发生在水体上,故两种情景下无水域转变为城市用地.两种情景下新增用地主要来源于对耕地的侵占,其次为林地和其他建设用地;生态保护情景下,作为重要生态用地的林地得到更多的保护,但会加大占用其他土地类型以满足城市扩张的需要.(4)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未来衡阳市中心城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控制人口合理增长,构建合理的生态红线,强化城市生态管理的水平.
其他文献
上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历史建筑和风貌的保护管理和更新利用工作,近几年更是明确指出要落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紫线管理要求,完善城市、镇、村的保护层次和体系,加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日本很早就开始制定各个城市的《历史风致维持向上计划》,同时建立了对应的事项管理和评价制度来落实和推进相关工作,而京都市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其历史风貌保护工作相较全国其他城市更加全面细致也更具有借鉴
珠江三角洲自下而上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通过留用地解决农民安置补偿问题.因为单纯的留用地的开发能带来极大的利润,而旧村改造利益博弈复杂,因此"吃肉留骨头"往往让旧村改造更加困难.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鼓励留用地和旧村改造结合,以期克服旧村改造容积率过高、公共配套设施不足的难题.然而,通过研究广州市南沙区的案例,发现留用地开发中的产权主体与三旧改造政策规定中的参与主体并不一致,其博
绿色发展成为支撑未来发展的五大核心理念之一,"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更是成为我国的城乡空间优化发展的重要目标,城市显山露水空间格局的打造成为落实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南宁市五象新区蟠龙组团城市空间格局出现地块开发容量过高、建筑高度单一呆板缺乏变化、山水空间廊道受挤占、可调整优化的余地十分有限、精细化管控难到位等问题.项目根据蟠龙组团实际开发情况,通过降容提质、塑造城市显山露水开敞空间,转译指标、建立"
纵观整个中国城市建筑营造历史,先民总是通过个性的空间创造传递文化精神.关于建筑营造的基本原则,一直以来都言人人殊.而在浩瀚的地方志中,先贤明确提出了城市建筑的营造原则,即"固其基"、"昭其文"、"宣其气"、"肃其静".在注重人文的中国城市建筑体系中,"昭其文"是建筑人文环境营造的重要评判指标.本文借助地方志中先贤关于城市建筑营造原则的描述,以若干城市建筑为例,试图从建筑立意、选址朝向、布局尺度等方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是对城市全局的把握,是涉及空间、经济、环境、生态、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多领域的综合性战略规划.当前东北地区正处在面临全方位振兴,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和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的要求下,长春市率先完成了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试点工作.在试点工作中,针对长春市空间发展的问题和症结,基于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从战略定位、实施体系、空间格局三方面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形成了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
通过对现代城市中海量异构数据的挖掘,可将其应用于城市规划中空间规划、城市更新、城市形态等众多研究领域.本文结合城市计算的基本原理,基于天津市真实出租车轨迹数据、城市POI数据进行挖掘.研究首先对不同时空维度城市热点进行发掘.随后以此为基础对动态区域划分方法及其流动模式进行研究.本文中涉及人工智能领域中机器学习相关算法的研究成果,可作为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依据.本文主要贡献如下.1.提出了一种动态网
元胞自动机(CA:Cellular Automaton)作为一种提取空间规律与演绎空间发展进程的有效工具,近二十年已介入一系列的城乡空间形态研究.目前,该方法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应用模式初现僵化,而在村落空间研究中尚未充分发挥其作用.本文分别探讨元胞自动机在城乡两类空间研究中的应用问题,分析问题的本源,并基于既往研究在模型的结构、算法、有效性校验方法以及应用方式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本研究认为:城市
行政区划调整对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区划调整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解决空间发展限制瓶颈、提升行政管理效能、强化区域极化作用.本文以湖南省撤县(市)并区区划调整为研究对象,利用POI、交通网络、人口、经济等多源数据,结合密度分析、势力圈划分模型,分析各市县的交通融合、建设融合及空间竞合关系,判断各市县与市区的融合关系,并以地方需求为修正参数,为湖南省新一轮撤县(市)并区区划调整提供量化支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国"十三五"规划第二十七章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把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从此,大数据技术受到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其蕴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来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的有力支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智慧
地铁站点周边地区是轨道线网的交通性节点,同时也是各类城市功能的聚集区.本文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以地铁站点周边地区的活力为研究对象.首先,以百度热力图数据为基础,建立活力强度指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地铁站点周边地区活力的外在表征;其次,构建活力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利用多元开放数据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最后,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定量研究地铁站点周边地区活力和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深入探究地铁站点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