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儿童结核病筛查方法探讨

来源 :2011中国国境卫生检疫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出入境儿童结核病筛查方法,为进一步完善出入境儿童结核病筛查方案、预防和控制结核病在国际间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结核菌素皮试试验(TST)对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2747名到本中心体检的2-14岁赴美儿童进行结核病筛查,对于TST≥10mm或有疑似结核的体征或症状者,进行胸部X线拍片检查;若胸片所见疑似结核或有疑似结核的体征或症状的,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等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测。结果:TST检测共发现649名儿童TST结果≥10mm(占全部儿童23.63%);X光胸片检查发现,在649名TST≥10mm者中有8例为疑似肺结核病患者(检出率为0.29%);进一步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测发现在8例疑似结核病患者中有2例痰涂片阳性,2例痰培养阳性(其中1名诊断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结论:对于2-14岁儿童,采用TST结合X光胸片的方式,可有效筛查出疑似肺结核病感染患者,再通过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测,可对患者进行确诊,并可为患者的合理治疗和处置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两种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24-脱氢胆固醇还原酶(DHCR24)/GFP及DHCR24/REP融合蛋白的质粒,即在DHCR24的N端融合了红色荧光蛋白(RFP)的pDsred-C1-DHCR24表达载体和在DHCR24的C端融合绿色荧光蛋白(GFP)的pEGFP-N1-DHCR24表达载体。将两种质粒共转染至小鼠成神经瘤细胞株N2A中,观察DHCR24融合蛋白的表达,确定其细胞定位,为进一
目的: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eyte antigen,HLA)HLA-A、B、基因多态性与内蒙地区白血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Luminex流式技术-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反向杂交(flow cytometry-sequence specificoligonucleotide probe,FLOW-SSOP)技术对内蒙地区87例白血病患者HLA-A、B等位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以北
2型糖尿病经常伴随高胆固醇血症,但两者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利用胰岛β细胞株MIN6,考察了游离胆固醇对MIN6细胞的毒性作用,并且初步探讨了其分子机制。胆固醇的暴露诱导了MIN6细胞产生细胞凋亡。且这种作用方式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特点。甲基-β-环糊精的添加从细胞质膜上去除了胆固醇,并且使细胞免于胆固醇诱导的细胞凋亡,进一步证明了有力胆固醇对胰岛β细胞的毒性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
目的:总结和完善海港口岸应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机制。方法:结合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的内容与海港口岸疫病疫情防控的特点,总结盐田口岸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机制的做法与经验,并提出进一步促进和完善的建议。结果:海港口岸疫病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可以通过明确机构职能、完善信息通报、加强技术交流、规范协作程序、加大培训演练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与提升。结论:以检验检疫机构为主导构建的联防联控机制在海港口岸
目的:分析深圳口岸771例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出入境口岸流感的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查阅2009年5月至2011年2月的流感病例资料,利用Excel、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771例流感阳性病例均为经深圳口岸入境的人员,以中国内地与香港最多(共91.6%);年龄以40岁以下青壮年为主(73.2%);临床症状较轻,以发热为主(94.3%)。该组病例发病时间呈
目的:本研究为了揭示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HIV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以1991年至2008年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HIV确证实验室检测的113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的流行特征。以1996年至2008年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HIV确证实验室保存的HIV-1抗体阳性血浆为研究对象,进行HIV基因型分析。结果:HIV感染者以境外人员为主,
目的:查明一起引起外籍船员食物中毒的原因,为预防控制船舶食物中毒提出措施和建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将收集的资料用Epi 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进食可疑食物者29人,发病13人,病人肛拭子样本中全部检出沙门氏菌阳性,罹患率为44.83%。2010年8月23日中餐和下午茶中三明治的OR值分别为20.00、38.5,P值分別为0.0030、0.0001.表明三明治
目的:分析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所辖口岸(以下简称广东口岸)输入性疟疾疫情的重点人群、重点输入地等重要因素,探讨如何完善口岸疟疾防控措施。方法:对2010年广东口岸发现的输人性疟疾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就其主要特征研究相应的防控措施。结果:中国籍赴非洲归国劳务人员目前已成为广东口岸重要的输入性疟疾患者来源之一,且多为我国境内少见的恶性疟,应采取必要措施加以有效防控。结论:我国存在着疟疾传播媒介孳生
目的:了解前往国外疟疾高流行区的劳务人员在国外期间和归国后疟疾的感染和发病现况。方法:在劳务公司的配合下,通知劳务人员回国后到保健中心进行疟疾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对调查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2010年4月至10月期间共调查57名从疟疾流行区归国的劳务人员。34名(59.65%)被调查者在国外务工期间出现过发热。57名被调查者中6名(10.53%)疟疾血清学检测阳性,有8名(14.04%)
目的:评价红外热成像体温监测系统在拱北口岸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分析和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提高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检出率,为进一步完善拱北口岸入境旅客卫生检疫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拱北口岸入境旅客红外热成像体温监测系统2009年的监测数据和系统维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体温监测是目前拱北口岸现场发现疑似传染病人的主要途径,但同时存在着发热病例检出率偏低等问题;医学巡查相对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