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纤维对硫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来源 :第十四次全国电化学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dan2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质硫的理论比容量可达1675 mAh/g,且价廉易得,对环境友好,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由于单质硫的导电性比较差(25℃时5×10<-30>S/cm),作为正极材料时需要加入大量的导电剂。通常采用乙炔黑作为导电剂,由于乙炔黑为球状颗粒,与正极材料间主要靠点接触导电,颗粒间的接触面积较小,且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产物覆盖在乙炔黑的表面造成其导电能力下降,阻碍了电化学反应的进一步发生。本文初步研究了向硫正极材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纳米纤维对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其他文献
双电层电容器是介于传统电容器和二次电池之间一种新型储能器件.由于双电层电容器的能量密度比可充电池小,因此需要增加双电层电容.双电层电容与多孔电极的形态性质、炭表面和孔径分布有关,因此,控制炭材料的多孔结构是双电层电容器优化的主要途径.本文采用KOH为活化剂,对酚醛树脂炭进行活化处理,得到了一系列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不同的电极材料,研究了其在30%KOH水溶液中的双电层电容特性.
本文采用沉积了少量镍氧化物的活性炭(简称"复合电极材料")作为电容器的正极材料以提高比容量,并探讨了该材料制备的复合电极作为正极所制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和功率性能.
本文以KOH为活化剂对一AC用进行简单的二次活化处理,使其在有机电解液中的可逆电化学容量从45F/g提高到145F/g,而其他电化学性能不受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认为,二次活化处理后的AC之所以具有更高的容量可能与其2~3nm孔的含量有关.
由于缺乏具有高离子电导率与热/化学稳定性的商品化阴离子交换膜,碱性膜燃料电池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本文简要论述了笔者在这方面取得较大的突破,成功合成了具有高离子交换容量的季胺化聚砜聚电解质。
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大都采用石墨类碳材料作为负极,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正极材料,由于材料理论比容量(石墨的理论容量为372mAh·g的限制,目前的这种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电子设备和动力设备对电源系统高比能量和高比功率的要求。因此,开发新型的高容量电极材料,是获得高比能量、长寿命锂离子电池的关键。合金类负极材料又称为金属基复合材料,将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目前研究较多的是锡基、锑基和硅基合金。本文
Since Sony realized the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oflithium ion battery in 1990,many materials forlithium ion battery have been developed. In a lithiumion battery,graphite is used as the anode. Graphite
本文研究了磷酸二苯甲苯酯(CDP)的加入对普遍使用的电解液1mol/LLiPF+EC+DMC(1:1:1质量比)的阻燃性能,充放电性能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聚阴离子型化合物因其具有稳定的晶体框架结构,对其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单斜结构的LiV(PO)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具有充放电电压高、比容量大和倍率放电性能好等优点,有望应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目前LiV(PO)主要采用固相还原法和溶胶-凝胶法合成。本文以腐植酸为还原剂固相合成了一系列LiV(PO)正极材料,并对合成材料的结构和电性能进行了研究。
本文论述了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层状的LiNiMnO正极材料,在不同的温度下合成的材料的XRD,随着温度的上升到800℃时具有a-NaFe02层状结构六方晶系的R3m,随着锻烧温度的提高,衍射峰强度增大,峰形变得更加尖锐,晶体结构更加完美。
近些年来,系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LiNiCoMn]O因具有容量高、价格低、对环境友好、热稳定性好的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主要考察表面包碳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LiNiCoMn]O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