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r单一和复合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和生理影响

来源 :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win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金属是环境污染中的重要污染源,不仅对作物造成伤害,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而且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V、Cr是可以侵害土壤、植物和动物整个生态系统的潜在危险化学污染物,随着钒矿的开采、冶炼以及城市郊区燃煤和印染、电镀等工业废物等释放出大量的V、Cr,致使土壤、水体和生物等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已引起人们的关注[1-2]。
其他文献
汞离子和铅离子作为“优先控制有害物质”名单上的两种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毒性,因能对人体免疫、神经系统造及环境体系产生较大的毒害作用而备受人们关注。近年来,采用电化学传感器对有毒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与基于生物催化(酶、微生物等)和免疫原理的生物传感器相比,DNA能够特异性识别小分子, 受环境干扰和限制少等优点,使得电化学 DNA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燃煤电厂烟气排放对大气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其中氮氧化物是引起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破坏地球生态环境和损害人体健康问题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也是目前大气环境保护中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烟气脱硝技术,普遍使用的催化剂体系为钒系催化剂,如V2O5/TiO2、V2O5-WO3/TiO2, 其最佳活性温度为300~400℃。催化剂的载体TiO2 一直是研究的重点,虽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化学物质。自1929年青霉素被发现并很快用于临床以来,抗生素被广泛用于治疗人和动物的感染性疾病,以及作为生长促进剂加快动物生长[1]。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甚至滥用导致的细菌耐药性等问题,已经成为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焦点问题。目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包括喹诺酮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等。研究表明,摄入体内的
砷及砷化合物是世界卫生组织(WHO) 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美国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NIEHS)、美国环保局(Us -EPA)等诸多权威机构所公认的人类已确定的致癌物。砷的毒性与它的化学性质和价态有关。在水体中,砷一般以三价、五价砷离子或者有机砷存在。其中,三价砷离子的毒性最高。进入人体后,它可与蛋白质的巯基结合形成特定的结合物、阻碍细胞的呼吸,而且对线粒体呼吸作用也有明显的作用。五价
水稻是中国人的传统农作物。它不仅为国人提供了主食,其种植环境也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功能。水稻生长过程中,根系分泌出大量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和腐烂的植物动物组织一起,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碳源。通过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Microbial Fuel Cell, MFC),这些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可被转变为电能,这是的水稻田被发现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能源来源[1]。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重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导致的环境与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土壤中PBDEs的吸收和传输是其进入食物链的重要过程,对这一过程进行研究有利于为评价PBDEs的健康与生态风险提供依据,并为研究PBDEs的环境行为提供重要参考。但有关PBDEs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环境行为,尤其是PBDEs 在植物体内的迁移转化特征和代谢机理的研究还非常少。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有关衡量方法有土壤中金属的总量,土壤中金属有效态,金属形态, 金属的浸出毒性,植物指示法等。土壤重金属含量是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前提,但国内外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仅以土壤重金属总量并不能很好的预测评估重金属污染程度和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实际上金属在土壤中以多种形态存在,不同形态的元素可能具有的不同毒性,植物指示法可靠但耗时较长。
表面活性剂强化生物修复(SEBR)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微生物降解疏水性有机物(hydrophobic organic compounds, HOCs),涉及到土壤-污染物-微生物相互作用及微生物摄取、代谢污染物等一系列界面行为。为准确评价和推动SEBR 技术的应用,需探明表面活性剂促进微生物降解HOCs 过程的微观机制及影响因素。
氯化石蜡(polychlorinated n-alkanes, PCAs)是石蜡烃的氯代衍生物,自20世纪 30年代被广泛用于金属加工液、密封剂、橡胶和纺织品的阻燃剂、皮革加工以及涂料中。根据碳链长度,进一步划分为短链氯化石蜡(C10-C13 ,sPCAs)、中链氯化石蜡( C14-C17 , mPCAs )和长链氯化石蜡(C20-C30,lPCAs)。尤其是sPCAs,已有研究表明,sPCAs具
纳米银(Silver nanoparticles,Ag NPs) 具有广泛的杀菌性能,这使得纳米银成为了最常用的工程纳米材料。至今,它已经被应用在纺织品、水质净化、杀菌喷雾剂、美容产品、洗涤剂等方面[1]。纳米银的毒性与纳米银颗粒大小与形状及其存在形态、Ag+释放量、溶液状态等有关,小粒径纳米银 (<10nm)能够直接穿过细胞膜,在细胞内产生ROS,引起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