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医教协同为基础探讨中医经典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

来源 :全国第二十四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jsp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医教协同是教育部为了深化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出的医学教育改革理论,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战略性举措.本文论述医教协同指导下,中医经典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通过对中医经典课程属性分析,探讨中医经典课程教学内容与临床整合的可能性与方法.在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方法中,案例式教学、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和讨论结合讲授的教学方法可促进中医经典课程与临床的结合,实现医教协同,提高中医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回顾性的研究方法,根据文献现状提炼出经方治疗痛经的证治规律,以期充分发掘经方的价值,开拓临床思路提高临床疗效,并补中医现行教材未备之处.方法:检索并获取收录于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的所有关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的临床研究和个案经验文献,归纳出治疗痛经的所有经方的方剂谱,同时总结经方在临床运用时的加减运用规律.结果:通过循证医学的回顾性研究发
刘渡舟教授致力于中医教学、医疗、科研工作半个多世纪,上溯岐黄之道,下逮诸家之说,力倡仲景之学,博采众长,学验俱丰,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刘老推重经方,不薄时方,并提出"古今接轨"的新论点,主张方证相对,有证有方,在诊治许多疑难重症时,每能出奇制胜,化险为夷.本文拟对刘老"治伤寒"的学术思想进行系统总结,即《伤寒论》乃论病之书,非为伤寒一病而设;精辟阐明六经实质,力辟诸说纷纭;《伤寒论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无论是保肝、抑制肝纤维化、防肝癌,还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方面,都有其巨大的优势,已得到世界公认,其优势还体现在治疗费用低,副作用小,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等方面.本文从精研病因病机,阐述精辟独到;四期分型论治,灵活辨证施治;气血辨治为纲,柴胡剂群论治三个方面介绍了王庆国教授治疗乙肝的辨治思路与用药特色,并介绍了典型病例的临床治验,以期为临床辨治本病提供参考.
借鉴江西伤寒名家姚荷生先生的学术思想,从中医病证系统分类的角度,对通行的《伤寒论》教材中一直存而为决的六经界定、八纲关系、提纲意义、变证内涵、一方多证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解析与示例诠释,进而对《伤寒论》教材的证治体系提出了一套更具逻辑性、系统化的分类框架,以期对经典理论的教学、科研与临床运用发挥积极而有效的影响.
作为高等中医院校四大经典课程的《伤寒论》,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不与前期四大基础课程尤其是《中药学》《方剂学》内容讲解重复,避免让学生感到乏味.《伤寒论》课程教师可以考虑从熟悉《神农本草经》、注重类方、区分异同、结合伤寒学家验案四个方面入手,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根据中医经典课程《伤寒论》的教学规律,开展微课结合PBL教学法在《伤寒论》课程教学中的设计实践,通过选取中医学本科班学生63名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微课结合PBL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模式方法,结果提示实验组对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以微课结合PBL教学这一模式在中医经典类课程教学中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推广.
笔者在考查近年出版的全国统编教材,及几个院校的精品课程网页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伤寒论》背诵条文的范围划定的相关问题加以分析探讨,提出:经典原文需分请学习侧重点,有的重在理解,有的重在背诵.在《伤寒论》入门学习中,要求背诵的条文在内容上需概括纲领,形式上宜简洁明了.以此为标准选定83条原文作为入门必背条文,137条作为重点推介诵读.
笔者在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2012级定向班进行了《伤寒论选读》翻转课堂教学探索。本文以《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为例,首先基于国内外学者的认识和探索,构建了具有《伤寒论》课程特点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其次,就教学实例对翻转课堂理念进行了探索;之后,结合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从学习收获、不足和改进意见三个角度对翻转课堂的效果进行了评价;最后,基于教学体会,对《伤寒论选读》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评价与
在既往高等中医药院校课程评价体系中,总结性评价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甚至是唯一方式.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及课程评价体系的不断优化,形成性评价作为能够考察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热情,并及时反馈教学的效果,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被越来越广泛运用于课程评价中.《伤寒论》课程中的形成性评价,主要是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观察、活动记录、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
随着教学方法的改革,一些教学手段逐渐普及,如微课,翻转课堂等.其中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为广大教育者所推崇.《金匮要略》作为中医院校经典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方法,教学中借助微课的丰富教学形式,展现中医经典的内涵,培养学生临床辨证思维,是值得深入推行的一种教学手段.微课的时间一般在10分钟以内,因此应当选取课堂教学的重点知识点,重点方证,关键问题来作为微课的内容。内容可以是疾病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