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特异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在多发创伤合并的心肌损伤中的诊断意义

来源 :2005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心肌特异酯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Ⅰ(cTnⅠ)及肌红蛋白(Mb)对正常人、非心肌损伤及心肌损伤的多发创伤病人血清中浓度进行动态对比观察,探讨其在各组病人中的变化规律,研究cTnⅠ及Mb/H-FABP在诊断心肌损伤中的诊断意义,为多发伤病人寻找安全、有效、简便的心肌损伤早期实验诊断指标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机械通气抢救急性中毒导致呼吸衰竭患者64例,效果满意.结果指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肌麻痹的呼吸衰竭,治疗原则是采用有效的机械通气,重复使用足能剂是逆转呼吸肌麻痹的关键;镇静安眠药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在及时给机械通气的同时,需积极使用纳洛酮、醒脑静等催醒剂;另外,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应早期应用有效抗生素,以减少、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而且还要加强呼吸道管理以减少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为探讨乌头中毒发病机制及指导防治方法,本文将41例患者作了症状体征、心电图表现、控制心律失常及其治疗分析.结果指出、乌头能通过消化道及破损皮肤吸收,可于数分钟后出现中毒症状;治疗首先应控制心律失常,其次应保护心肌;以激素、大剂量维生素C、含镁极化液为主治疗;另加强药品管理和预防至为重要.
本研究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11例,根据其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进行分型和治疗,结果10例治愈,1例死亡.最后指出,对于有机磷中毒且高度怀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密切观察病人腹痛变化,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症,如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好时,及早手术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本文对153例煤气中毒患者,根据其中毒程度分型,并进行给氧治疗、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疗效显著.结果指出,抢救煤气中毒要做到早发现,早脱离,早给氧,高压氧疗是治疗CO中毒的最有效方法,此外,纳洛酮和复方麝香注射液对促醒、保护大脑有很好疗效,即在治疗时保护脑细胞、预防中枢性后遗症也是治疗中的重中之重;而且,煤气中毒后还有一个"假愈期",一定要注意.
本文收治竹叶青蛇伤病人42例,进行诊断治疗以及血液变化分析.结果认为,竹叶青蛇咬伤后人体血液变化呈DIC样改变,但临床表现较轻;竹叶青的类凝血酶,能在体内使血液脱纤维蛋白状态,实际指抗凝血作用.在蛇伤处理方面,除用同类蛇科抗毒血清外,可酌情补血小板或纤维蛋白原,适当用糖皮激素;另外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654-2治疗.
本文对13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了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分析.结果指出,大剂量阿托品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有一定可行性.并提出了在及时彻底洗胃,迅速阿托品化,应用氯磷定时的注意事项.
本文针对中毒院前急救情况从以下几方面作了详细的探讨.1,充分认识院前影响中毒救治水平的因素.2,建立中毒救治网络,畅通中毒咨询途径.3,开展中毒救治研究,提供中毒诊治能力.4,规范继续医学教育,提高急救人员素质.5,普及中毒防治知识,严把院前急救关.
本文选取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40例,对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Ⅷ因子(FⅧ)和抗凝血酶-Ⅲ(AT-Ⅲ)的变化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其中详细分析了MODS组与正常对照组间VWF、FⅧ和AT-Ⅲ比较、生存组与死亡组间的比较以及APACHEⅡ评分与VWF、FⅧ、AT-Ⅲ水平降低,且与病情进展密切相关.VWF、FⅧ和AT-Ⅲ在MODS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用作临床医生判断M
本文选取40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丙酚组和咪唑安定组两组进行镇静效果、对呼吸功能、循环功能的影响以及停药后神志恢复时间的分析.结果表明异丙酚和咪唑安定用于重病监护危重病人的镇静都能达到满意的疗效,临床上可根据不同需要来合理选用.
本文收集了肺外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资料,进行了氧合状况监测、休克状况判断、糖皮激素应用指征和类型以及直接死亡原因确定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指出,糖皮质激素能改善肺外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氧合,可能有助于减少休克和多脏器官综合征,对病死率无明显改善.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是控制原发病和纠正缺氧和休克,一旦出现常规治疗无法纠正的缺氧和休克,应不失时机地应用糖皮质激素,推荐剂量为3~5mg/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