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声FBMC通信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声学学会2017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p121554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滤波器组的多载波(FBMC)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不需要插入循环前缀,从时频二维的角度出发,把符号间干扰(ISI)看作是传输符号间在时域上的能量泄漏引起的干扰,把载波间干扰(ICI)看作是传输子载波间在频域上的能量泄漏引起的干扰,通过使用时频聚焦性能良好的原型脉冲降低能量泄露,使系统本身就具备优良的抗干扰性能.本文对水声FBMC 系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仿真发现,合理选择原型脉冲的FBMC 系统具有比OFDM 更优的性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EGF函数作为原型脉冲时可以通过调节自身参数改变色散特性,获得更好的传输性能。实际中不同水域水声信道会有所不同,可以通过大致测量信道色散特性,选择合适原型脉冲,提高系统性能。
其他文献
浅海环境声学参数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对声传播有着重要影响,进而影响水声信号处理算法的性能.而传统的信号处理方法不能满足海洋环境干扰的非平稳和极低信噪比的真实情况,基
在传统的主动声纳目标探测中,通常主要利用目标回波信号的能量特征对目标进行探测与识别.研究表明目标声散射相位特性也可以用于目标的探测与识别.上海交通大学的水中目标声
会议
水声信道复杂的时变多径传播特性,会使其中的通信信号出现严重的符号间干扰(ISI),这对高数据率水声通信的可靠实现提出了挑战.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是有效对抗ISI的手段之
在海战中要实现对敌方舰艇和潜艇的探测主要基于对其辐射的声信号进行探测.但海洋生物发出的噪声与舰艇辐射的噪声有很大的重叠,从而对舰艇和潜艇的探测识别性能产生影响.两
会议
浅海环境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的,内波的存在是引起这种时变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内波普遍存在于密度层结稳定的海洋中,其对声信号传播的影响一直吸引着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Da
会议
宽带时域波束形成可以获得比窄带处理丰富的目标信息.与频域实现相比不存在输出信号拼接不连贯的问题,可以获得连续的时域波形.常规的数字时延补偿方法建立在量化时延的基础
会议
声呐发射波形会影响系统的探测范围、时频分辨力、抗多普勒性能、抗干扰性能等方面的能力,M序列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和时频分辨率,但M序列为多普勒敏感信号,回波和样本失配
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coustic Doppler Velocimeter,ADV)是利用声学多普勒效应,采用相干脉冲对技术手段,通过定点遥测实现近距离三维流场测量的一种声纳设备,具有测速精度高、
会议
舰船辐射噪声主要由螺旋桨噪声、机械噪声和水动力噪声组成,是被动声纳赖以进行目标探测、定位、跟踪和识别的重要依据.对舰船辐射噪声的建模,揭示其形成的物理规律,有利于被
会议
对水下海洋环境了解的匮乏极大地限制了海军部队的作战地域和作战能力.从海洋环境中采集最原始的水声信号作为科研分析和试验的信息源,对于了解海洋以及海军作战能力建设有着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