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血管纤维瘤术后残余的处理

来源 :2012年全国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暨鼻肿瘤专题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ongno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处理鼻咽血管纤维瘤(JNA)术后的残余.方法:本科1981至2011年共收治JNA患者62例,其中大型JNA 32例,按Fisch分型山型20例,Ⅳ型12例.62例中50例行DSA瘤体血管栓塞.62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二次手术10例).各种原因所致肿瘤残余13例,分别以手术,放疗,硬化剂注射,电凝、等离子等治疗.结果:13例残余的JNA,再次手术切净6例,4例侵入颅内,血管似蚯蚓团3例,行三维适形放疗33.9~40.0 Gy剂量,肿瘤均消失,1例γ-刀治疗肿瘤缩小,3例分别多次在鼻内镜下行硬化剂注射、双极电凝、等离子治愈.结论:JNA临床可分为富含非弹性血管型,富含纤维组织型,混合型;其膨胀扩张性生长可侵入周围腔隙,产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瘤体富含血管为主的常因术中大出血致使肿瘤无法切净。而受干扰的瘤体常因受刺激促使促血管生成素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释放,可在短期内诱导瘤体血供畸形的丰富,使再次手术增加难度,因此再次手术应及早不宜迟。对残留的肿瘤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相应措施。目前针对靶向治疗抑制肿瘤生长是JNA辅助治疗的新动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JNA)不同的手术进路的选择。方法:分析了研究自1997年6月年至2011年6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JNA患者共173例,所有病人均为男性,共完成216次手术,2次手术29例,3次手术7例.平均随访时间为84.8个月.传统外进路包括,经硬腭进路,鼻侧切开进路,面中翻接进路等.内镜下手术进路包括:1.单纯鼻内镜下进路:适用于位于鼻咽顶部较小的JNA.2.单侧鼻孔联合同侧柯-陆氏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Eotaxin、蛋白激酶C(PKC)和血管内皮因子(VEGF)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并研究这三个因子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增多中的共同作用.方法: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选取51例鼻息肉组织,对照组选取20例正常下鼻甲黏膜组织,用HE染色、免疫组化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三组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分布,分析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数目与Eotaxin、PKC和VE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观察透明质酸凝胶在鼻窦功能性手术后防止上颌窦口瘢痕收缩、粘连、闭合等方面的疗效。方法:75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以4mm球面切割钻将上颌窦中壁与鼻腔打通,形成一个直径4mm边缘无黏膜的圆周形孔道。在孔道两侧中的一侧随机填入透明质酸凝胶(PureRegenA Sinus Gel或PureRegen B Sinus Gel)或MeroGel(商业用透明质酸制品),
目的:探讨鼻腔病变与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期间,于本科门诊和病房诊治的、以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的OSAHS患儿338例为病例组,并根据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分为轻、中、重度三个亚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期就诊的无上呼吸道阻塞症状的声带小结患儿207例为对照组,采用电子鼻咽喉镜、影像学等检查,以病例对照研究,探讨鼻
目的:探讨鼻出血已行传统填塞失败后再出血的诊治经验和治疗体会.方法:我科2009年7月至2011年10月对67例已在外院或我院门诊反复行前、后鼻孔填塞无效的鼻出血患者,采用全麻下鼻内镜治疗,均取得了明显止血的效果.男44例,女23例;年龄22~92岁.出血次数1~6次,其中已在外院行前鼻孔填塞1~4次者60例,在外院前、后鼻孔填塞者1~3次者40例.出血多为单侧,左侧鼻出血33例,右侧鼻出血34例
目的:了鼻咽癌放疗后继发鼻窦感染患者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以利于指导早期感染时的经验性抗菌治疗.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进行放射治疗后继发不同程度鼻窦感染的5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其鼻腔、鼻窦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查.结果:在50例脓液标本中,细菌检出率是83.94%,其中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占10.34%。在检出的细菌中,真菌占29.10%.G+球菌占51.3596.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切除鼻咽血管纤维瘤(NA)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NA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handler分期标准,经鼻内镜切除16例(A组),其中7例侵犯骨质者术中联合应用动力切割钻;经硬腭、鼻侧切等传统手术切除10例(B组),术后平均随访1.5年.比较2组手术失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A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
目的:分析鼻内镜视觉空间内任意两点的改变规律及原理。方法:应用SkechUp软件模拟量化鼻腔的内镜成像,提出视觉相对(量化)空间(VRQS)、视觉绝对(量化)空间(VAQS)、视觉空间单位概念;固定内镜仰角0°,改变进镜距离,在视觉相对空间、视觉绝对空间内分析视觉空间内任意两点(A,B)的变化规律及原因,通过视觉空间单位的相关理论予以解释。结论:固定内镜仰角0°,改变进镜距离,任意点的变化轨迹成放
目的:分析来源于下鼻甲的肿瘤特点,提高对下鼻甲肿瘤的认识.方法:收集199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治疗的32例下鼻甲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17例;年龄25~76岁,平均45.6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确诊,病变全部起源于下鼻甲,对病变范围广泛,无法判断来源的肿瘤予以排除.结果:32例下鼻甲肿瘤,22例为良性肿瘤,10例为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血
目的:探讨库欣病诊断及内镜经蝶手术治疗的方法与进展。方法:根据患者典型的症状、体征结合内分泌检查所示血皮质醇节律消失,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血ACTH测定增高等首先诊断为库欣综合征。进一步根据低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阴性,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阳性以及肾上腺、胸部增强CT、腹部超声等排除肾上腺肿瘤及异位产生ACTH的病变之后,诊断为库欣病。经MRI及CT扫描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在鞍区,垂体区域发现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