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公园发展模式探讨

来源 :中国第三届数字景观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fj4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国的湿地公园建设步伐加快,但又面临着定位同质化和模式趋同的问题.因此,对于湿地公园发展的分类分析尤为必要.本文选取了本底资源、周边地理环境条件以及社会经济等指标,以四川省23个国家湿地公园为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并对其特征、模式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管理环境三方面进行了湿地公园环境要素的提取,调查了游客对湿地公园环境要素重要程度的感知,并针对不同的游憩活动场景进行调查,为国家湿地公园的具体规划提供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城郊,与村镇关系紧密;四川省国家湿地公园发展模式可归为五类:生态旅游保护型、科普宣传利用型、文化结合型、休闲体验型、恢复利用型.游客对国家湿地公园环境类型感知的重要程度排序为:自然环境>管理环境>社会环境.文章通过对各类国家湿地公园的特点分析和发展模式探讨,希望对四川省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起指导作用;游客对国家湿地公园环境要素重要程度的感知分析为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提供了补充信息,从微观层面为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风景园林学于2011年正式成为一级学科,其研究的科学性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可证性和重复检验性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特性之一,定量化作为一种实现可证性和重复检验性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而逐渐应用于风景园林学科的研究中.本文借鉴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从实践研究、理论研究和实验室研究三方面介绍风景园林定量化研究的应用,期望通过一系列风景园林定量化方法的实践与总结,为风景园林学学科定量化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园林铺装的碳排放量在园林规划建造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如何在园林规划设计阶段、园林建造施工阶段以及后期的使用维护阶段降低园林铺装碳排放量,是实现低碳园林的必由之路,亦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景观的重要基石.本文基于生命周期法,以园林铺装石材中最常用的花岗石为例,从铺装的设计阶段到后期废弃回收,对每个阶段的碳排量进行量度分析.根据测度结果,有针对性地对每个阶段提出减排策略,在景园规划设计以及建造施工初期秉持"高
为探究杭州地区疗养院的室外环境小气候特征,本实验在春季选取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进行相关实测研究,通过对各类风景园林空间小气候因子的实地测量,从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地表(表面)温度以及风速等气候要素方面对有关疗养院风景园林空间的小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显示小气候环境的各指标中太阳辐射是最主要的热量来源,遮阴情况对空间内的小气候营造至关重要,能有效缓解太阳直射带来的高温高热,维持一定的相对湿度水
阈流网络是笔者结合河网理论提出的既能包客流线之文化线路渐变,还可窥探阈线跨文化突变的新网络体.基于卵石资源在浙闽两省沟谷溪涧中广泛分布及其乡土运用俯拾皆是的特点,该网络体对两省依水而生、小尺度线性分散的乡土卵石作景观研究具有量身定做般的适宜性.文章阐述了流线与文化景观的纵向关联作用,以及山系阈线、水系阈线、行政阈线与文化景观的横向关联价值;探讨了阈流网络的构成、原理、研发与调节技术.最后利用阈流网
与自然环境中绿道相比,建成环境绿道规划布局除了要满足自身结构合理性需求外,还与城市空间环境(如用地格局、路网结构、人口密度等)紧密关联,其中影响因素较多,各因素作用方式复杂,增加了相关研究和规划实践难度.为探索建成环境绿道布局方法,本文通过建构选线潜力评价模型,将绿道布局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整合,以城市路(河)段为基本评价单元将绿道选线潜力进行量化分析,并以东营中心城绿道网规划为例,探讨选线潜力评
随着人们对生活期望的提高,城市设计开始越来越注重空间环境如何提升城市生活的质量和人民健康.神经科学和计算机图形学等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描述和测量物理环境对人的情绪、认知等心智健康的影响,也能够更好地控制和模拟环境刺激.未来可穿戴设备和移动终端将会深远地改变我们和环境互动的方式.本文重点总结课题组在环境感知测量及设计决策支持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脑电测量恢复性环境对认知水平的影响、基于自主神
Visibility computed from a LiDAR point-cloud offers several advantages compared to using a gridded digital model.With a higher resolution and detailed information, point-cloud data can provide precise
本文研究以BIM平台RevitArchitecture为媒介,建立植物构件信息模型数据库,以满足在园林项目全生命周期中,设计、施工、运维等不同专业技术人员对园林植物的树高、冠幅等几何属性以及生物学生态学特征、施工养护管理技术、造价信息、苗场供应信息等非几何属性的需求.该研究能够辅助度量景园绩效,从而为园林植物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具有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的意义.
在城市化和全球暖化的背景下,城市微气候及其对城市生态的影响受到广泛的关注.城市微气候是自然气候和城市及城市中人为活动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特定气候,影响着城市生态的诸多方面,其中包括城市能耗.城市能耗可定义为城市中建筑能耗的总和,城市能耗的研究对于城市能源安全、城市能源管理、城市节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城市微气候特别是热岛效应的相关研究动态,分析了城市微气候对建筑能耗的影响.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
本文基于"源-汇"景观理论,探讨控制静风高密度城市大气污染的途径.对源-汇斑块进行定量化描述,并建立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以成都市二环路内生态空间降解SO2为例,提出调控生态空间的方法.通过建立景观流阻力面,利用模型分别模拟现状及屋顶全部绿化后两种生态空间景观格局下,"汇"生态斑块降解空气污染物景观过程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