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桂枝茯苓丸方证理论及在妇科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妇科流派分会2017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lipop1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桂枝茯苓丸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为消瘀化癥、活血化瘀之名方,古今医家对此方论述颇多.遵“读经典,做临床”之宗旨,重温古训,采撷诸家,深入探析方义,结合现代妇科病证临床应用及国内外药理研究,略述如下.
其他文献
王清任(公元1768-1832年),字勋臣,又名全任,直隶于(今河北省)玉田县.幼年习武,21岁起弃武行医,几年便誉满玉田.他行医40多年间严谨求实,精研医道,先后在家乡、北京开设“正中堂”、“知一堂”.《医林改错》成书于道光庚寅年(1830年),是王清任生前仅有的一本呕心沥血之作.这本书成书至今已有70余个版本,我阅读的是李天德、张学文两位国医大师以京都隆福寺三槐堂书铺刊本为底本整理校勘的,出版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采取同一方法进行治疗.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此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发展于《伤寒杂病论》,后世医家广泛应用,如《傅青主女科》中妇人肥胖不孕、妊娠浮肿、正产胞衣不下三种疾病,究其病机均为气虚血少,故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等.其机理是从疾病的本质入手,“病机相同”是联系“异病”的桥梁,也是能否“同治”的前提
《女科撮要》为明代著名医学家薛己所著,现存最早的刻本为收录该书的明嘉靖二十七年戊申(1548)《家居医录》初刻本.薛己自幼继承家训,从其父学医业,精研医术,兼通内、外、妇、儿、骨伤各科,在学术上能旁通诸家,博学多才,曾先后担任御医、太医院院判、太医院院使.《女科撮要》为薛己主要妇产科著作之一,该书2卷,30论,收验案183则,上卷论经、带、诸疾及妇人乳痈、阴疮等15种疾病的证治和方药,下卷论保胎、
陈自明(公元1190-1270年),字良甫,宋代临川人,三世为医,曾任建康府明道书院医谕(教授),怀有济世活人志向.深得《内经》要旨,博览历代医家著述,遍行东南各地,汲取诸家之长,并继承家传良方,因而医术高明.他尤精于妇、外两科,撰有《妇人大全良方》和《外科精义》二书,在中医妇科和外科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韩冰教授以奇经八脉作为切入点,沿着奇经八脉-冲任学说-妇科理论的思维方法,系统地研究历代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创新性地构建了以脏腑学说为理论基础,奇经八脉学说为理论框架,冲任学说为理论核心的现代中医妇科学理论体系。总结奇经八脉病症三大病机、奇经八脉辨证原则。并以奇经八脉辨证指导临床,分经论治妇科病,擅用奇经药物,提出奇经病证19种治法和40首方剂,配伍精当,药效精准。提出肝郁’肾虚致瘀血内停冲任胞宫
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由当归、芍药、川芎、白术、茯苓、泽泻组成.主治“妇人怀妊,腹中疼痛”及“妇人腹中诸疾痛”,即由于肝脾功能失调,气郁血滞湿阻所致的妇人腹痛,用当归芍药散以养血调肝,健脾渗湿,疗效甚佳.但究其主治不仅局限于腹痛一证,后世医家己将本方广泛应用于妇科经带胎产诸多疾病.现总结近年来妇科疾病运用当归芍药散治疗情况如下.
肝藏血,主疏泄,司血海,性喜条达,恶抑郁.肝具有储藏血液,调节血量和疏泄气机的作用.脏腑所化生之血,除营养周身外,则储藏于肝.在月经的产生中,肝血下注冲脉,司血海之定期蓄溢,参与月经周期、经期及经量的调节.肝又有易郁、易热、易虚、易亢的特点.妇人以血为本.随着现代生活压力的增大,多次人工流产的损伤,二胎政策放开后,高龄备孕人群的增加等诸多因素,常使很多患者处于想怀怀不上,怀了怕流产的焦虑状态中.她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妇人病三篇,药用:桂枝、茯苓、丹皮、赤芍、桃仁主治妇人癥瘕.其中桂枝温经通脉、化瘀导滞;茯苓健脾益气,渗水利湿;丹皮、赤芍凉血化瘀止痛,桃仁破瘀散结.黄素英老师善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妇科疾病,笔者有幸跟师抄方学习,现总结了其临床经验。
韩延华教授是龙江韩氏妇科第四代传人,全国首届名老中医药专家——韩百灵学术继承人.韩氏妇科具有鲜明的家传与学校教育相融合的特点,其重视文学底蕴的培养,严谨治学,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活化经方.韩氏妇科认为经方是“医方之源”,“众方之母”,既有复方之效,又有单味专功.韩氏妇科常以“经方”为基础衍变化裁,用于治疗多种妇科常见疾病,且疗效显著,使其更具有生命力.
甘姜苓术汤是《伤寒杂病论》中辨治肾着证的重要代表方,张仲景论甘姜苓术汤既可治身体沉重又可治腹重如带五千钱,既可治腰中冷又可治腰中痛,还可治身体潮湿及汗出.龙江韩氏妇科结合方中用药甘草、干姜、茯苓、白术作用病变部位的不确定性,认为运用甘姜苓术汤辨治病证不能仅局限于肾着证,结合数年临床运用体会,认为只要辨清病变证机是寒湿,均可选用甘姜苓术汤为基础方,并能随证加减用药及合方用之,常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