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情感教育回归医学伦理学课堂

来源 :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暨医学伦理学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98021108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网上在线课程备受推崇的今天,医学伦理学教育除了不断要求教师加强讲课技巧和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外,还是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尤其是要注意结合医学特点和学生情况,密切关注学生的切实需要,加强师生交流,重视情感教育,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医学伦理学课堂上来,帮助他们真正对医学伦理学产生问题和兴趣.从教育目的、伦理学教育目的以及医学伦理学教育目的的考察来看,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目的不能仅仅局限于医学生对医学伦理学基础知识和医学伦理学基本能力的掌握以及医学领域的规范性指导,更应当着力于对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良好医德情感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端正的职业价值观,甚至唤起他们对思维方式、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关注和对人性以及人生的思考.在医学伦理学教育中贯穿情感教育思想,要求教师至少注意下面几个问题:第一,明确教育目的,转变教育观念;第二,灵活教育方法,重视实践教学;第三,坚持以身作则,融洽师生情感.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肿瘤患者对临床研究及其相关伦理知识的认识程度,为提高患者对临床研究伦理认识采取相应的对策奠定基础.方法:根据临床研究伦理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对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放化疗科住院治疗的肿瘤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发放调查问卷90份,回收86份,剔除5份,有效问卷为81份,回收率为90%.调查结果显示:25.93%(21/81)的患者完全没听说过临床试验;74.
伦理委员会(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IRB)会议审查具有十分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到受试者安全和权益.但目前IRB会议审查过程没有统一标准,医院间的审查质量也存在很大差异性,审查效率和质量都很低.那么如何更好的做好会议审查工作,就需要在管理层面制定好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标准操作规程).本文在总结问题基础上
历经二十余年发展,伦理委员会已成为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伦理委员会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理论研究到实践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综合运用CiteSpaceⅢ和CNKI文献可视化分析作为测量和绘制工具,绘制1991-至今的伦理委员会研究的知识图谱,发现其发文量呈现出波浪上升趋势,近几年数量激增,研究方向集中在伦理审查、临床试验、知情同意、受试者等方面.研究主题从宏观层面向微观层面
目的:收集儿童生物医学研究常见干预措施,通过德尔菲法调查常见干预措施的风险情况,构建最小风险评估标准,为儿童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提供科学方法.方法:通过文献调查和专家咨询汇总儿童生物医学研究常见干预措施,采用德尔菲法,编制儿童生物医学研究常见干预措施最小风险专家咨询问卷,选取来自全国11家开展儿童临床研究医疗机构的25名专业人员,开展2轮专家咨询.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5份,专家积极性系数为100%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引起的“医闹”和“暴力伤医”事件时有发生,加强医患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保障.医患沟通将直接影响患者配合治疗的程度以及医生了解患者病情的深度,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加积极的治疗意识,也能够帮助医生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医疗工作.叙事医学作为在大健康观理念下推进医学人文的有效手段,可以促进医患之间更大程度地沟通和“共情”.本文通过医患沟通匮乏和医患沟通不力的现状引出叙事医
医学职业精神培养是当代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如果以讲授的方式向学生宣讲职业精神并不是一件难事,然而这种宣讲很难使职业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价值定位和目标取向.是否能够建构一门课程,籍此营造一种环境使学生可以在其中体验医学和社会的真实联结,洞见医患关系的本质属性,明确医生的素养要求,并同时提升医学生的职业胜任力?2013年,天津医科大学开发了《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训练》整合性校本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开设.通过四
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与体现,核心理念是以患者为本,集中体现为求善、求美、关注情感体验.近代以来,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形成,出现了医学自然科学化的倾向,医学与人文被割裂开来.重塑医学人文精神是由医学人文科学性质决定,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维护患者权利、建构和谐医患关系、实现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重塑医学人文精神的路径主要包括: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完善医学人才标准、创
近年来华医学留学生数量众多,受制于语言限制和环境的改变,在日常学习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医学人文的重要性,他们更加看重的是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忽视对人文学科的关注,给其医学人文教育带来了更高的挑战,针对医学留学生的人文教育问题也逐渐展露出来.本文旨在从来华留学生医学人文教育的特殊性入手,并借助全球化视角来看待留学生的人文教育特点,分析当前留学生医学人文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探讨其
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医务工作的主力军,其医学专业知识技能的习得及掌握的重要性自不待言,然而其医学人文素养与能力的具备与否,是其在专业技术能力之外同样不可或缺的关键执业要素,这些非技术性的要素甚至决定了他们在临床提供医疗服务的方式和效果,直接影响到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感知和满意程度.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能力是其在专业技术能力之外同样不可或缺的关键执业要素.基于人性化的视角,医
整合是解决当今人文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人文医学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有效手段.在实施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课程整合,即人文医学课程的整合以及人文医学与医学专业课程的整合,以形成人文医学课程合力:其次要整合教育过程,即将人文医学教育与入学阶段、课程实践阶段与医学实践阶段整合起来,以形成全过程育人合力;再就是要整合教师队伍,加强教师梯队建设、壮大兼职教师队伍以发挥协作的合力和优势.通过上述整合,人文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