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相关概念的探讨

来源 :山西省注册会计师协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22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共同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后,内部控制问题再次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对什么是内部控制有多种认识,因而对此需要加以界定.不能产生误解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会计控制,理论和实践证明,内部控制≠会计控制,内部控制仍需要划分为管理控制与会计控制.在企业存在会计控制的同时还有内部会计监督,会计控制与会计监督基本相同但还有区别,在实施会计控制的同时也就是在实施会计监督,因而要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其目标。
其他文献
本文以X医院为例,从“医院简介、成本费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和完善办法”四个方面,对我国医院的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操作指引进行了案例研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我国的企业将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迫切需要企业早日建立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效率和效果,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将有助于我国企业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目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济效益差、会计造假行为严重、财务报告不真实、企业违法违纪现象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企业内部各项控制制度
为响应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的我国的要求,企业当务之急,就是建立规范的企业内部控制,并会进行科学的自我评价.本文围绕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及评价,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真正内涵、特征,探讨了内部控制建立的作用和原则以及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与外部审计评价的方法。文章创新之处在于指出有企业就有管理,有管理就要有内部控制.我国企业应理解新规范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真正内涵,不同所有制
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构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尽管在框架结构、体系和内容上较以前有较大的创新和发展,但与国际先进的内部控制理论相比,我国的对企业战略目标、非财务报告、风险以及其他员工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责等方面重视度不足,且具体规范与基本规范所提出的目标不相匹配.本文在结合国际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对我国内部控制体系的发展进行
引导和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随着的发布,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任然在探索中.民营中小企业生命力脆弱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各界的关注,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是制约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而内部控制缺陷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未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至许多企业
本文认为内部控制在我国并非新鲜事物,近年来建设进程的加快受到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从财政部已经颁布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22个应用指引及评价指引的征求意见稿看,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在理论上基本借鉴了COSO框架的内容,在操作上强调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在体系上包括基本规范、应用指南和评价指引三个层次.笔者从术语的使用、内部控制的目标、外部审计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目前,在我国企业界,上至高层领导,下至普通员工普遍存在着内部控制是会计制度,与非会计人员无关的认识误区,这必定会影响企业内控建设的步伐和效率。本文结合我国实际,通过从误区形成起源、内部控制属性渊源及其与会计、审计的关系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论证了内部控制属管理制度的客观属性,会计信息是验证内部控制设计质量和实施效果的最佳方式,以及社会审计成为内部控制最具权威性的鉴证手段的客观必然性。
内部控制是一个老话题了,但是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内部控制的研究又被推到了前台,重新成为讨论的热点.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我们的财务会计与内部控制研究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崭新课题,需要我们认真去面对.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旨在在通过研究新经济模式下财务会计的一些新特征,分析我国目前内部控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善建议,以促
本文简要分析了内部控制制度规则、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内部控制监督缺位的主要缺陷,并通过三鹿“奶粉”事件和雷曼兄弟破产案剖析国内外内部控制失控的原因,进而提出我国内部控制结构体系的完善措施,即优化内部治理环境、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加强政策立法及外部环境的促进作用。
内部控制是更好完成各种受托责任的有效措施,是建立和完善法制经济和信用经济的基础。内部控制设计要充分体现分权与制衡的思想,充分考虑人性的特点。企业内部控制主要由所有者对经营者控制、经营者对管理者控制和管理者对员工控制三大层次。内部控制需要不断发展和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本文介绍了受托贵任理论下的社会控制环,简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思想:分权与制衡、人性的需求、人性的善与恶,并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主体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