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时代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企业领导情境随之改变,信息化领导力(E-leadership)应运而生;另一方面,员工的工作自主性更强,工作方式更加灵活,工作过程难以监督,因而“网络摸鱼”(cyberslacking)这种低敬业度的现象时常出现,即员工在工作时间利用网络便利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这引起了实践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如何提高信息时代的员工敬业度成为一个研究难题。在这种情境下,仅靠传统的监督控制很难提高员工敬业度,通过信息化领导力可以更好地影响员工的心理活动,激发员工提高自身敬业度的内驱力,减少“磨洋工”的行为。本研究以社会交换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构建信息化领导力、员工敬业度和组织支持感之间的关系模型,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有效样本488份,利用SPSS19.0和Amos17.0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信息化领导力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路径,同时考察了信息化领导力、员工敬业度和组织支持感在个体特征变量上的差异性。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信息化领导力对员工敬业度及其各维度(活力、奉献、专注)和组织支持感有显著正向影响;(2)组织支持感对员工敬业度及其各维度(活力、奉献、专注)有显著正向影响;(3)组织支持感在信息化领导力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其中组织支持感在信息化领导力和活力、奉献、专注间都起部分中介作用;(4)信息化领导力在外资企业中更高,公司信息技术使用程度非常广泛、信息技术使用意愿较高的员工敬业度和组织支持感较高。本研究拓展了信息化领导力的实证研究领域,探究了信息化领导力如何影响员工敬业度的具体路径,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的提升敬业度的管理启示为信息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科学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