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aT细胞与新生隐球菌体外作用前后基因

来源 :第十二届全军皮肤科专业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生隐球菌是一种环境中广泛存在的重要致病性真菌,在免疫功能正常或受损的宿主中均可致病,可侵犯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肺和皮肤在内的多个器官,既可引起致命的脑膜炎,也可以仅表现为一过性的、轻微的、可自愈的皮肤损害。新生隐球菌感染已受到全球真菌研究学者的高度重视。皮肤隐球菌感染约占隐球菌感染的15%,但原发性皮肤隐球菌病的的存在一直备受争议,目前对本病的认识还仅仅处于早期的临床积累、观察阶段,相关的系统性、基础性的实验研究还未广泛开展亦未见报道。 隐球菌最早被作为病原菌是从皮损中分离出来的,目前国内外有关隐球菌是如何进人机体的观点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争议,相关的研究也未得出可靠的结论。病原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是构成感染的基本因素,也是疾病发生的关键。皮肤隐球菌感染的发生,首先取决于隐球菌与皮肤的主要组成细胞一角质形成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着隐球菌感染皮肤的转归及结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已推动病原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研究进人到了分子水平。而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为研究病原菌与宿主相互作用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机会。应用基因芯片转录组学分析技术,可以对病原菌人侵宿主以及宿主的防御抵抗进行转录组学研究,从病原菌全基因组水平以及感染宿主的基因水平阐述病原菌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前期已进行了皮肤隐球菌感染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电镜下发现新生隐球菌可以在体外粘附角质形成细胞,并在粘附后人侵到角质形成细胞内部,提示隐球菌可能是由胞吞胞吐途径通过角质形成细胞的紧密连接进而播散的,同时还发现隐球菌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勃附率与侵袭率呈现时间依赖性。 本文拟在体外通过基因芯片转录谱分析角质形成细胞与隐球菌作用前后表达谱的改变,从而在全基因组范围获得角质形成细胞为适应或抵御隐球菌在体内生长而发生的基因表达变化,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以筛选角质形成细胞与新生隐球菌作用过程中与致病性密切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相关基因的功能进行分析,了解新生隐球菌与角质形成细胞体外相互作用的过程,推测皮肤隐球菌病的可能致病机理与感染播散的相关因素,从而有助于进一步阐明隐球菌的致病机制,为更好的防治隐球菌病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报道内踝前动脉穿支为蒂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前足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1月~2008年2月,应用内踝前动脉穿支为蒂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前足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7~61岁。左足7例,右足3例;重物砸伤7例,交通伤3例。其中单纯足背内侧皮肤缺损、肌腱外露4例;第一跖骨头及其邻近皮肤缺损伴骨外露4例。第一、二跖骨头及其邻近皮肤
目的:对于踝关节骨折脱位及相关问题分析,探讨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三年来我院56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治疗情况,先复位腓骨下端,坚强的腓骨重建钢板固定,并通过拉力螺钉复位下胫腓关节,复位内踝,拉力螺钉内固定,从胫骨前缘拉力螺钉固定后踝,并对手术后的效果作出评价。结果:在6-24个月后随访,全部病历骨折愈合正常,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现象,无创伤性关节炎发生,调查满意率为97%,基本满意3%,部分
目的:对豫北地区儿童足后跟轮辐伤的分布情况及其受伤机制进行分析,对其进行分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该类损伤的发生。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0月,对来我院就诊的256例儿童自行车所致足后跟轮辐伤的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性别、年龄、受伤时间及部位和路段速度及骑车状况等,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根据自定义分型分为Ⅰ、Ⅱ、Ⅲ型,Ⅰ型:单纯皮肤挫裂伤180例,占70.3%,可直
目的:研究Hoffa骨折的临床特点,评价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近7年间住院的股骨远端骨折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0个患者25例Hoffa骨折中,内髁骨折16例,外髁骨折9例;其中,2例患者为单膝内、外双髁Hoffa骨折,1例患者为一侧膝关节内、外双髁Hoffa骨折,同时合并对侧膝关节单髁Hoffa骨折;新鲜Hoffa骨折21例,陈旧Hoffa骨折内固定失效4例:按Letenneur分型
晚期的距骨缺血性坏死因长期踝关节疼痛,行走困难严重影响了病人的下肢运动功能,踝关节融合是减轻疼痛、终止病变的可靠方法。但传统的关节融合术不融合率高。我科自2003年9月至2007年8月采用股骨远端锁定钢板加压内固定踝与距下关节融合治疗晚期距骨缺血性坏死(BerndtⅣ级),临床应用9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共对28例Schatzker Ⅰ~Ⅴ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关节镜辅助下复位、于关节面下开窗植骨,并采用螺钉或钢板固定。随访6~24个月。结果:关节面解剖复位率为93%(关节面塌陷小于2mm)。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达92.8%。无感染、深静脉栓塞及小腿肌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目的:对骨痂延长术在治疗骨缺损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缺损性骨不连12例,其中,肱骨1例、桡骨1例、股骨4例,胫骨6例。均有植骨治疗病史,2次植骨手术后不愈合5例,3次以上植骨术后不愈3例,合并有内固定松动断裂4例;骨髓炎后骨溶解性缺损9例,其中4例伴有慢性窦道。骨缺损长度4~11cm,平均8cm,均采用骨痂延长术进行治疗。延长速度30day/2cm。结果:术后随访1~2年,随访时间13
目的:总结分析屈曲牵张性下颈椎损伤治疗策略。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共68例屈曲牵张性下颈椎损伤患者。男43例,女25例;年龄18~72岁,平均43岁。按照A11en分型:Ⅰ度7例,Ⅱ度19例,Ⅲ度29例,Ⅳ度1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轻度屈曲位颅骨牵引制动(3 kg~4kg)。单纯后路手术26例,采用椎弓根螺钉、侧块螺钉或经关节螺钉固定,一期前后联合手术42例。术后随访其疗效。结果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严重下腰椎(L3—5)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2006年2月手术治疗的严重下腰椎爆裂骨折17例,L3 10例,L4 5例,L5 2例。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前路经腹膜外途径椎体减压钛网或髂骨植骨术。采用ASIA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影像学检查比较伤椎和腰椎前凸角的矫正及丢失,评估椎管减压范围、钛网位置及愈合情况。结果:17例随
患者女,36岁。因头皮起皮疹1年余,于2008年5月至我科门诊就诊。患者于2007年4月发现头顶部头皮起一黄豆大小丘疹,无自觉症状,未引起重视,后皮损逐渐增大。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头顶部可见一约1X1cm大小边界清楚的淡红色斑块,质较硬,部分表面隆起呈胶稠状,毛发无脱失,无糜烂,无压痛。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