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CP在某烟厂职业病危害防控中的应用

来源 :广东省职业健康协会第二届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988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CP)理论分析某卷烟厂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 方法:基于HACCP,结合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和风险分类等方法,对烟草尘、噪声、化学毒物、高温和工频电磁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控制效果,提出关键控制措施,组织实施并评价效果. 结果:该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噪声、粉尘(烟草尘和三醋酸甘油酯尘)、化学毒物、高温和工频电磁场,属于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重的建设项目.工作场所噪声强度超标率为33.9%,烟草尘超标率为6.4%,二氧化碳超标率为50.0%,高温和工频电磁场检测结果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将噪声、烟草尘和二氧化碳列为重点控制因素,列出关键控制岗位,从工程防护、个人防护、设备维护和规范操作等方面提出关键控制点,并实施纠编措施,使烟草尘和二氧化碳超标点达到控制效果,超标率均为0.0%.但实施纠编措施后噪声超标率仍为26.8%. 结论:HAGCP适用于某卷烟厂的职业病危害防控,有助于形成以工程防护、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人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体防护管理的一体化职业卫生管理体系.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某大型纺织企业2005至2013年作业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特点及动态变化趋势.方法:选择佛山市某大型纺织企业作为研究现场,收集某大型纺织企业作业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历年检测资料,计算职业性有害因素浓度和强度的均数、中位数,阐述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特点及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该纺织企业作业环境中粉尘、噪声、高温和化学性职业有害因素共存.噪声分布于纺织企业各个厂,以稳态噪声为主,平均强度为[7
目的:了解惠州市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为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惠州市131家企业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31家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评价点合格率为87.68%;生产性粉尘、化学毒物、物理因素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9.70%、98.64%、80.68%;化学毒物中有机物、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无机物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8.46%、97.90%、99.7
目的:识别汽车4S店存在的不良工效学因素,制定改善建议.方法:采用ILO的人类工效学检查表,对企业进行巡检.结果:"生产设备的安全"的符合率达100%,而"危险物质的控制"和"照明"的符合率均仅为33.3%.一些物料堆放在工作区域的地面甚至通道上,工作场所未提供高度合适的椅子,一些化学品使用后没有盖上盖子,防毒面具和化学品放在一起,工人使用化学品时未佩戴防护手套,车间整体照明情况不佳,洗手池和饮水
目的:分析应用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路径对尘肺病患者实施疾病知识、态度、行为(KAP)健康教育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将尘肺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8例)和对照组(124例).在住院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通过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路径实施KAP健康教育干预.采用自行设计的《尘肺病KAP调查问卷》对2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KAP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对疾
目的:探讨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1~6,15基因多态性与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FLOW-SSO法和PCR-SSP法对32例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进行基因分型,并与中国汉族人群比较.结果: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HPA-3b等位基因频率(x2==5.3393,P=0.020 8)和HPA-3基因型分布(Fisher检验,P=0.0003)与中国汉族人群比较均差异显著.患者HPA
目的:通过检测车间空气中和尿中、血中三甲基氯化锡(TMT)水平评估聚氯乙烯(PVC)塑料制品企业工人TMT接触水平,探讨工人接触负荷与生物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寻找早期生物学监测指标.方法:以某PVC塑料制品企业生产车间制粒、破碎、押出和组装岗位TMT作业工人为接触组(124人),以该企业非TMTT作业人员为对照组(25人),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TMT水平,采集2组人员尿样和血样检测TMT水平.结果:生产
目的:了解纳米碳酸钙生产企业工作场所纳米碳酸钙接触水平以及纳米碳酸钙对工人的健康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某纳米碳酸钙生产企业35名接触纳米碳酸钙的工作人员为接触组,按照年龄和工龄1∶1匹配,以某事业单位35名无接触尘毒的工作人员为对照组.对接触组人群工作场所纳米碳酸钙颗粒计数水平和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mm)进行检测,计算累积Cmm.通过健康检查比较2组人员的健康状况,并分析接触组肺通气功能
目的:分析产科医师人格倾向与职业紧张度的关系.方法:在多家医院及妇幼保健院随机抽取491名产科医师自愿填写问卷,当场回收.有效问卷446份.问卷包括:艾森克人格问卷、工作内容问卷以及自拟产科事件问卷.记录内外向因子标准分、精神质因子标准分、神经稳定性因子标准分、社会支持度标准分、个人成就感标准分及工作要求标准分与工作自主性得分的比值(D/C).结果:内外向因子和精神质因子的标准分与D/C呈负相关,
目的:了解广西某市金属矿井作业工人职业紧张的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下一步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0SI-R)对广西某市辖区内的3个金属矿从事采矿作业及非采矿作业的员工227名在年度健康检查同时进行职业紧张调查.结果:①矿井作业工人与非矿井作业对照组在工龄及教育程度方面有差异(P<0.05);②矿井作业工人与非矿井作业对照组工人在职业任务及应对资源方面存在差异
目的:探索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合适染毒剂量,建立可靠、稳定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方法:第一阶段,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五组,每组10只,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0、15、18、20、25mg/kg的百草枯,根据实验结果筛选建立模型的合适染毒剂量;第二阶段,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只,即对照组和染毒组(18g/kg PQ),两组分别于3、7、14、28天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