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产业的规模经济与畜禽产品品质的关系

来源 :2000全国畜牧工程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engfei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畜禽产业的经营方式的变化出发,引出畜禽养殖产业化经营中的规模经济.介绍了规模经济与适度规模的判定标准,用经济学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畜禽养殖产业中适度规模与最优品质的一致性,并揭示出现实中规模经济与产品品质的矛盾.最后提出了通过转变观念、健全市场机制、建立信息网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发展绿色畜禽业等解决规模经济与产品品质矛盾的对策.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1994.6~1996.6两年的调查资料、近几年来群众渔业和国营渔轮的生产资料,阐明了东海(25′30~33°30′N,128°00′E以西)海域太平洋褶柔鱼的数量分布和时空变化,主要的渔场渔期,探讨太平洋褶柔鱼的洄游规律.文章指出,东海外海是太平洋褶柔鱼的越冬场和产卵场,夏秋季新生代北上索饵交配,秋冬季南下越冬产卵,进行季节性、辐射式分支洄游,其洄游分布与海流的关系十分密切.文章最后提出
在山女鳟、白点鲑人工采卵受精试验中,以1℅食盐水代替等渗液对采山卵进行洗涤后受精,发眼率比对照组高3.7℅~8.2℅.表明1℅食盐水可以代替传统的配制较复杂的等渗液应用于采卵操作.
从日本引进的山女鳟发眼卵育成亲鱼后,以挤腹法采卵、取精,干导法人工受精,经30~60min止水膨胀后入桶式孵化器进行流水孵化,发眼率25.2℅.孵化稚鱼畸形率5.1℅,患脐囊白点症的占7.3℅,稚鱼体质软弱.受精后1~3min内采用免膨法将卵直接入桶孵化,发眼率59.4℅,孵化稚鱼98℅以上发育正常,畸形率3.6℅.水质澄清孵化水温12°C试验组发眼率95.1℅,孵化率94.0℅,孵化稚鱼体质良好
在江河水域中利用船体作为载体从事鱼类养殖是兴起于重庆并发展迅速的一种渔业方式,1998年全市有75艘养殖船投入生产.养殖船分为钢质专用船、钢质改建船和木质专用船三种基本类型,其差别主要表现在材料、结构、使用功能等方面;养殖船单位养殖面积造价依结构、材料及建造时间不同而差异显著,介于250~850元/m之间;养殖船泊位选择对水面宽窄、流速等环境条件有明确要求.船体养鱼技术方法兼有流水养鱼、网箱养鱼特
1991~1998年培养出锯缘青蟹抱卵蟹1110只,越冬促熟抱卵成功率达到84.41℅.1998年投入育苗的抱卵蟹44只,孵化出蚤状幼体(Z)6250万只,培育成大眼幼体409.76万只,平均成活率达到6.56℅,平均单位水体出苗量达到6180只.稚蟹培育,投入大眼幼体409.76万只,培育出稚蟹(C~C)244.46万只,平均规格为个体甲壳宽1.17cm、体重0.22g,平均成活率达到56.60
本文对我国沿海的几种江蓠种类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繁殖习性、切段再生能力以及养殖方式进行比较,为我国南、北沿海人工养殖江蓠选择适宜种类提供参考.
本文报道了1994~1996年武汉东湖水果湖、郭郑湖、汤林湖和后湖4个主要鱼类养殖水域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调查结果.其目的旨在比较4个湖区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探讨甲壳动物群落变化与鱼类养殖、水生植物及水体富营养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东湖Ⅰ、Ⅱ站,溞类平均密度明显低于Ⅲ、Ⅳ站(P<0.05),而近邻剑水蚤在3个周年里一直占据桡足类的优势地位.Ⅲ站从1995年,Ⅳ站从1996年起,近邻剑水蚤均
本文根据1989~1998年渔场生产及相关历史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灯围主要捕捞对象年生产适宜温度16.1~30°C,年较佳温度20.1~30°C,年最佳选择温度21.1~29°C,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不利于生产;各季选择温度,冬21.1~24°C,春21.1~27°C,夏26.1~29°C,秋25.1~28°C.各季选择温度范围,冬20.1~25°C,春20.1~28°C,夏25.1~30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社会经济、科技水平不高,法制不完善,海洋渔业劳动者文化素质不高和全民海洋生态环保意识有待提高等诸多原因,导致我国的海洋渔业资源衰退,海域污染日趋严重,海洋渔业支持系统支离破碎.在分析了上述问题的现状和产生原因后,本文提出了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发展生态型渔业、确定可持续利用海洋渔业资源的战略方针等六项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对策.
主要通过对蛋鸡舍改造和鸡粪污水无害化处理控制鸡场环境.蛋鸡舍安装自行研制的风机和喷头进行纵向通风和喷雾,在夏季高温季节可使蛋鸡舍内温度下降3~5°C;鸡粪通过发酵烘干成为商品肥料,污水通过处理达标排放,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