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壤性质对辣椒果实中砷积累的预测模型构建

来源 :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jon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典型的有毒类金属,砷(尤其是无机砷)具有致癌性,可以引发多种癌症。人们通过食物链对砷的摄取是砷在人体中传播的一条主要途径,从食物中摄取砷近来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所以,为了降低砷通过食物链传播的风险,基于土壤性质建立一个可靠的模型来预测植物可食部位砷的浓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他文献
铊(Tl)是一种剧毒重金属元素,慢性铊中毒会对人的中枢及外围神经系统造成极大损伤。通常,铊有两种氧化态:Tl(Ⅰ)及Tl(Ⅲ),在水环境中Tl(Ⅰ)占据优势,而Tl(Ⅲ)的化合物更稳定,迁移性更差。
近年来,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的环境行为受到广泛关注。对于重金属轻中度污染的农田而言,如何钝化重金属的有效性,降低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并保障农产品可食部位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砷(Arsenic,As)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化学元素,其所导致的砷污染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重金属污染之一。蜈蚣草(Pteris vittata)是世界上第一种被发现的砷超富集植物,具有高效的砷积累能力,也是为数不多的、成功应用于土壤砷污染修复的植物[1]。
重金属进入土壤环境后会不断积累,对土壤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在众多的土壤修复方法中,由于成本效益高、环境影响小,土壤改良剂的稳定化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NH3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储能中间体和无碳能量载体,而且对于生产肥料等各种化学品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工业NH3生产仍然由传统的Haber-Bosch工艺主导,该工艺以铁基物质为催化剂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实现高纯度N2和H2反应[1]。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大批污染企业搬迁后留下了许多污染场地,而且其污染不局限于土壤,往往还会通过淋溶和下渗作用扩散至地下水,因此对于这些场地的修复工作应该“水土并重”。
海泡石作为一种典型的非金属矿物,其世界上的储量约为5×107 吨,其中我国已探明的储量在1000 万吨以上,主要分布在湖南湘潭,河北唐山等地[1]。
重金属六价铬具有高毒性与流动性,是已知的人呼吸道致癌物质,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水中总铬的最大污染水平为50 μg/L[1]。
Most environmental contaminants exist as a complex mixture of both metallic and organic pollutants and it is thus often a major challenge to remove both components simultaneously.
木本植物具有根系发达、生物量大、适应性强等特点,可广泛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本文通过5年的修复试验,研究了桑树对土壤中重金属的累积和分布特征、土壤中重金属和营养元素有效性含量的变化,来探讨桑树修复某尾矿区污染土壤中Mn、Zn和Cd等重金属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