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铁矿-腐植酸共沉淀物修复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评估

来源 :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s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金属进入土壤环境后会不断积累,对土壤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在众多的土壤修复方法中,由于成本效益高、环境影响小,土壤改良剂的稳定化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福建省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中汞含量及赋存形态的分布特征,并对其进行了污染和生态风险评价。
Lead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heavy metal pollutants.Increasing reports show that microbial remediation is the most promising method for repairing lead pollution[1].
富硒区往往伴随着严重的镉污染问题,如何在提高农产品富硒的同时,降低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是富硒农业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
砷(As)和镉(Cd)是两种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有害重金属,可进入食物链并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空心菜是一种常见的叶类蔬菜,在中国被广泛栽培和食用[1]。
蜈蚣草(Pteris vittata)是世界上第一种被发现的砷(Arsenic,As)超富集植物,具有超高的砷耐受性和极强的砷吸收转运能力,其地上部的砷含量远高于根部和土壤。
汞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污染物,不仅破坏土壤功能,同时甲基汞还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最终影响人类健康。近年来,伴随着含汞废弃物释放的增加,汞污染土壤的修复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任务。
饮用水中微痕量重金属的去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吸附技术由于简单方便,选择性可控,不易产生二次污染,已经成为国际上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1,2]。
铊(Tl)是一种剧毒重金属元素,慢性铊中毒会对人的中枢及外围神经系统造成极大损伤。通常,铊有两种氧化态:Tl(Ⅰ)及Tl(Ⅲ),在水环境中Tl(Ⅰ)占据优势,而Tl(Ⅲ)的化合物更稳定,迁移性更差。
近年来,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的环境行为受到广泛关注。对于重金属轻中度污染的农田而言,如何钝化重金属的有效性,降低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并保障农产品可食部位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砷(Arsenic,As)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化学元素,其所导致的砷污染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重金属污染之一。蜈蚣草(Pteris vittata)是世界上第一种被发现的砷超富集植物,具有高效的砷积累能力,也是为数不多的、成功应用于土壤砷污染修复的植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