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T核受体各亚型mRNA与中医辨证关系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if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细胞T3核受体与糖尿病(无/有慢性并发症)中医辨证的关系.方法 应用半定量RT-PCR法,研究了20例糖尿病患者并根据是否并发慢性并发症将病人分为无慢性并发症组(A组、气阴两虚型)、慢性并发症组(B组、阴阳两虚型)T<,3>核受体各亚型mRNA变化.结果 B组比A组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T<,3>Rα<,1>、T<,3>Rα<,2>、表达增中,T<,3>Rβ<,1>、T<,3>Rβ<,2>mRNA变化不大.结论 在外周血白细胞中,T<,3>RmRNA各亚型表达有助于临床对中医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型的确立.
其他文献
"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原则,由张仲景所提出,是一种调质"治未病"的思想。笔者对"肝病"是已病状态,"脾不实"则是一种非病状态下隐性病理体质归纳的一种理解,对于慢性乙型肝炎、骨质疏松、女性更年期症候群、郁证,采用"当先实脾"的法则,开拓了临床思维,增加了临床疗效,说明中医体质学的理论与实践均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治未病"是中医特色所在,针对颈椎病的发病机理,运用祖国医学运动锻炼方法,编排出针对颈椎病防治的颈椎保健操。全操共分九节,每节八拍,以颈部功能和肌力锻炼为主,同时配以适当的腰部功能和肌力的锻炼,以达到全身整体平衡,从而减缓退变,避免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工治未病,不治己病"……起源于《黄帝内经》的中医学重要思想。"治未病一历经长期实践、完善,逐步构成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理论体系,为现代医学提供了疾病诊疗与慢性病管理、预防疾病与养生保健的理论基础及具体手段。"治未病"思想对妇女保健具有指导意义。所谓妇女保健,主要是指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卫生。妇女保健工作,是全民卫生保健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妇
糖尿病性冠心病是指糖尿病患者所并发或伴发的冠心病,中医病名可称为"消渴病胸痹".本病病位主要在心,涉及于肺、脾、胃、肝、肾等其他脏腑.现代医家对本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兹从病因病机和治疗两个方面综述.
本文从专科疾病史、糖尿病临床研究、科技文献资源的有效利用三方面阐述了消渴专题古籍数字化研究的必要性,概述了古籍数字资源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宋以前消渴数据资源库建设"的建设情况.
本文报告了用温肾止泻汤治疗老人慢性腹泻120例,并与西药治疗100例对照,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且难治的微血管病变之一.本文阐述了中药复方愈糖舒康有改善肾脏肾小球及肾小管操作,减少尿蛋白排泄,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作用.
目的 为探讨中西医药结合治疗对成人缓慢进展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作用,本文对84例LADA患者进行了中西药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的观察研究.方法 将84例LADA患者随机分为磺脲类降糖药治疗组(A组)、胰岛素治疗组(B组)及胰岛素与中药联合治疗组(C组).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磺脲类降糖药治疗组(A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受损没
目的 研究糖末宁颗粒剂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导病大鼠血糖、坐骨神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DPN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建立糖尿病模型,用RT-PCR方法测定6周时DM大鼠坐骨神经IGF1-mRNA表达的影响,同时与西药弥可保作比较.结果 DM各组大鼠6周时血糖、坐骨神经IGF1-mRNA表达虽较正常组下降,但较模型显提高)P.血糖治疗前糖尿病各组无显著差异,治疗后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随着病程的发展及血糖控制不佳的影响,在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加重其经济负担.愈糖舒康在临床上取得了治疗此类患者的良好疗效,本研究从机理方面探讨得出:愈糖舒康和模型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TXB和升高6-Keto-PGF水平,从而起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