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热老化对铸造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123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铸造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优良的强度和韧性以及良好的抗腐蚀能力,广泛应用于压水堆核电站中的 一回路管道和冷却泵。实验中将铸造奥氏体不锈钢在400℃进行长达10000 小时的热老化处理,采用电子 探针显微分析仪、显微硬度计、冲击试验机和扫描电镜研究了长期热老化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 果表明:在热老化过程中,材料的组织及奥氏体相和铁素体相的成分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奥氏体相的显微 硬度值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而铁素体相的显微硬度在1000 小时内随热老化时间快速升高,之后增加的速度 减慢,材料的冲击功随热老化时间显著下降;冲击断口观察表明,未热老化样品断口形貌为韧窝,长期热 老化样品的断口形貌为韧窝和解理的混合。
其他文献
  本试验在中频感应炉熔炼条件下,研究了CaO-Fe2O3-Al2O3渣系对低合金超高强度钢进行氧化脱磷处理的可行性,探讨了不同加入量及不同渣系配比对钢中磷含量及钢性能的影响,确定
会议
  基板为高强钢的热浸镀锌汽车板在汽车工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此为背景简短地介绍主要的高强钢汽车板及最新研究动态,着重对高强钢汽车板中合金元素对热浸镀锌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终轧温度和不同冷却方式得到的热轧态超低碳马氏体钢进行室温拉伸,利用扫描电子 显微镜、EBSD 及X 射线衍射仪等试验分析方法,探讨了超低碳马氏体钢高强化的内在
  观察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经等通道转角挤压冷变形后在退火过程中的组织变化。具有低层错能的奥氏体 不锈钢在退火过程中可以发生多边化过程;亚晶的形成与长大方式有:(a)形变带
  利用热力学计算软件Thermo-Calc 和Gleeble 物理模拟技术辅助进行抗剥离车轮钢的合金设计。热力学计算 结果显示,从成分设计的角度出发,提高Si 含量和降低C 含量提高车轮钢
为摸清某柴油机总厂职工身体健康及职业危害现状,以制定相应的卫生服务需求对策,特进行劳动卫生摸底调查。结果表明,1994年全厂职业体检率为7142%;尘毒监测总达标率为3333%,含SiO210%以下粉尘达标率
  使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EPR)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固溶态和敏化态Inconel 690 合金晶 间腐蚀(IGA)敏感性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950℃-1150℃
利用V-N微合金化技术,在16Mn钢基础上进行铁塔用角钢的合金设计,并结合角钢的孔型轧制要求,考察了V/N合金设计以及板坯加热温度、轧制工艺参数对角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会议
  利用有限元热力耦合分析和材料性能试验研究,模拟研究了材质为30CrMnSiNi2A 钢的某大载荷 螺栓在振动摩擦过程中的接头温度场分布,分析了材料的适用性,并研究了润滑材料对摩
  将聚丙烯碳酸酯(PPC)与马来酸酐(MA)和硬脂酸钙(CaSt2)熔融挤出制备了马来酸酐化聚丙烯碳酸酯/硬脂 酸钙(MAPPC/CaSt2)复合材料.CaSt2 和MA的加入大大减轻了该可降解聚碳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