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中上段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诊疗分析及文献回顾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m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桡骨中上段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诊疗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9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桡骨中上段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9例。对新鲜桡骨上段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桡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桡骨小头脱位行手法复位,活动肘关节,如稳定病例则行石膏外固定,对于手法复位困难,或者存在再脱位的病例,行切开复位,若探查环状韧带不完整,行环状韧带重建术,并行克氏针内固定术。
其他文献
目的 为了探讨和观察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及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为干预对象,并对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措施及干预加以分析和干预。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性标志和早期表现之一为骶髂关节炎。肌腱端病(肌腱端炎、肌腱附着点纤维化和骨化)为典型病理性特征,笔者认为,对于有怀疑肌腱端疼痛的患者,宜早期行骶髂关节CT检查,以免漏诊。
目的:1、回顾性研究并探讨行椎体成形术后出现新发骨折的相关的风险性,以期降低新发骨折的发生率.2、了解椎体成形术后新发骨折椎体局部骨微结构的改变,以明确骨微结构的改变对新发椎体骨折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了资料完整的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因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在我院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47例患者,一组为A 组,39例患者均为在随访期内无新发骨折患者,一组为B组,8例患者为在随访期内发现新发
目的 对全身麻醉下术中唤醒试验(wake—uptest,WUT)在严重脊柱黄韧带骨化症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2009年6月一2015年6月对38例黄韧带骨化症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术中唤醒后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治疗,其中男25例,女13例;平均年龄51.5岁(33~71岁).颈椎4例,胸椎27例,腰椎7例;单节段15例,多节段23例.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是微创脊柱外科的基本技术手段之一,该技术保留了椎旁肌的完整,不破坏椎体后柱的结构,具有独特的微创优势。超长臂经皮椎弓根钉系统在下腰椎手术中的适用范围包括腰椎退行性疾病、腰椎感染性疾病、腰椎病理性骨折等。
目的:本次回顾性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在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中合并有肩袖损伤的比例,相关的因素以及各种因素在其间的不同作用。 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共116名进行外科手术的肱骨近端患者进行分析,记录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受伤的原因,术前的影像学检查以及术中的探查的肩袖情况,肩袖的修补情况。采用 回归分析等方法,寻找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并存肩袖破裂的比例,对比各种人口学因素在此类患者中的相关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颈椎骨折脱位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方法:将106例颈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3例,两组均按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干预方法为:⑴呼吸功能训练:吹气球、缩唇呼吸训练呼吸机,有效咳嗽咳痰练习。
目的 通过分析诱导膜技术治疗结果和治疗原理,探讨如何提高诱导膜技术手术技巧,以便减少并发症和手术失误,提高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7月,应用诱导膜技术治疗21例骨缺损患者资料.男15例,女6例;年龄18~69岁,平均38.5岁.感染性骨缺损16例,非感染性骨缺损5例.
目的 探讨两种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6月~2012年1月收治的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32例,使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经伤锥固定,对照组采取常规跨伤锥固定。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内固定法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法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09月~2014年08月期间,在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