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植入用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新型合成方法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来源 :第十届全国骨与关节损伤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engwujiu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Y(CF3COO)3/AL(i-Bu)3络合物催化合成聚已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及其与聚乳酸(Polyacticacid,PLA)的共聚物,并应用生物化学、细胞毒理及细胞免疫学等实验方法对这一新型骨科生物降解可吸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探讨.用PCL和PCL/PDLLA共聚物作为骨科生物降解可吸收内置物材料,国内外属首次研究;多聚物的分子量和降解时间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单体与催化剂的比例来调控产物分子量,人为调节降解时间.实验证明该材料细胞相容性好,未发现明显毒性及免疫排斥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研制开发一套切合实际、经济实用、使用方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软件系统,在现有条件下,完成CAD/CAM个体化假体的设计. 方法:取成人尸体股骨做上段的CT
会议
一、前言 陀螺是惯性、制导系统的心脏。目前应用的机械陀螺(如滚珠轴承式、气浮以及液浮式等),尽管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仍然满足不了飞速发展的航空、航海、航天技术的要求。
目的:研究痉挛型脑瘫患儿肌痉挛形成机制及药物治疗脑瘫的机理. 方法:采用丹酰氯-聚酰胺薄膜层析法,测定45例痉挛型脑瘫患儿,30例非神经系统疾病儿童脑脊液中兴奋性及抑制
会议
目的:明确选扦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是否会影响肌力及其与切断比例的关系,找出其组化及组织结构证据. 方法:正常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A组完全切断左侧L4-6脊神经
会议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全国各企事业单位都在建设局域网并连入互联网,校园网络化作为网络时代的教育方式和环境,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方向。校园网络安全一直是我们关心的问
本实验将新型磷酸钙骨水泥即BiopexR充填于骨缺损处,通过大体X线及组织学观察BiopexR的骨组织相容性及成骨作用.
目的:研究痉挛性脑性瘫痪(CP)患儿肌痉挛形成机制及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机制. 方法:采用改良的Ellman法测定45例痉挛性脑瘫患儿,30例非神经系统疾病儿童及18
会议
BASIC-SS扩充系统(或BASIC-SS语言)是以DJS-131计算机为核心,用于试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的完全自动化的高级语言系统。 该系统除了保持DJS-131机的BASIC全部功能外,还扩充加入
目的 分析北京市昌平区2015-2016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质量和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 通过全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2016年昌平区上报的AEFI
目的:研究最常用的电生理实验数据和组织学实验数据和常用的神经功能指数之间的相关性,以提供基础研究参考. 方法:采用选用北京维通利华公司提供SD雄性大鼠制作大鼠胫神经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