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DSA-MRI融合图像观察大豆纹动脉的应用

来源 :中国卒中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17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f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三维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 DSA)与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融合图像(Images Fusion)显示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y,LSA)解剖与相关病变的价值.
其他文献
有研究使用磁共振发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患侧血脑屏障渗透性可逆,且与再灌有关,本研究旨在使用CT灌注得到的血脑屏障渗透性来验证这一结果.
探讨视频脑电图(video-EEG)及定量脑电图分析(qEEG)结合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技术,对基于颅内动脉狭窄的慢性脑缺血患者的脑功能评估的价值.
探索基于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a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的孤立穿支动脉区域脑梗死相关的载体动脉斑块闭塞穿支动脉与穿支动脉疾病两组患者眼底的变化.基于CISS分型的孤立穿支动脉区域脑梗死患者,与PAOPA组比较,PAD组发病年龄更小,男性比例更高,有更弯曲的视网膜静脉。
目的:通过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脑卒中(IES)患者的临床特点,帮助临床医师尽早、准确识别IES,改善IES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人民医院自2010.1至2017.1期间收治的IES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自2010.1至2017.1期间收治的102名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IES为22(21.6%)名,其中15名为脑梗死(68%),5名为脑出血(23%),2名同时
中国人颅内动脉硬化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病变部位,易损斑块与临床缺血性卒中事件密切相关.而高分辨率MRI(HRMRI)由于其分辨率高、无创、可重复检查、且拥有有效区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及形态特征的能力,在目前易损斑块的诊断上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国内外通过颅内动脉HRMRI研究易损斑块与其引起的脑缺血事件已不少见,但对于不同病变部位斑块特点的差异则未见报道.本研究将收录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1段和基底动脉
评估CT灌注的血脑屏障渗透性参数对前循环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24小时内发生出血转化和水肿的预测价值.
本研究旨在明确深髓静脉( deepmedullary veins,DMVs)形态学特征和脑室旁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ve,WMHs)分布的关系,以及基于这种关系初步划分DMVs的引流区.
静脉高压性脑病(Venous HypertensiveEncephalopathy,VHE)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静脉压升高,静脉回流障碍,病变可以累及脑内不同部位,从而出现的一系列相应的神经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常见病因有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静脉窦闭塞、Galen静脉畸形以及其他引起脑内静脉回流障碍的原因.本文回顾性分析收治的以静脉高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