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H算法模拟离心式泥泵内部流动初探

来源 :中国第五届国际疏浚技术发展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shi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精确、高效地模拟离心式泥泵内部流动,提出一种无网格模拟方法-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SPH).其中,流体域被离散为拉格朗日粒子,叶片和泵体被离散为固体粒子,流体和固体力学的控制方程则转化为相应的粒子间作用力.计算由初始状态启动后,粒子在这些力的作用下运动并不断演化,粒子携带的信息通过插值核函数可以求得流场和固体的运动参数.通过模拟标准算例,验证了控制方程组和边界条件的正确性.使用该方法模拟二维离心式泥泵内部的运动,初步分析表明模拟结果是合理的,为采用SPH算法实现三维模拟离心式泥泵内部流动和过渡过程打下理论基础,将极有利于揭示离心式泥泵过流系统过渡过程内部瞬变流动机理,对保障泥泵系统可靠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沿海城市和港口建设的发展,土地供应愈加紧张,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填海造地的方法来解决土地供应问题,随之而来的填海技术也不断发展.本文介绍几种目前广泛应用的吹填造地施工方法,为填海造地设计施工提供一些思路.
从2010年起,相关航道研究单位针对性地对上海市众多内河航道进行航道及航道设施检测,各自得出了一些航道的回淤研究分析成果.通过对上海市内河航道历年测量成果分析对比,对检测的航道开展回淤分析,初步探索了一套内河航道回淤分析的研究方法,力求掌握上海内河航道及航道设施现状和回淤趋势,为航道维护提供技术支持.研究历年航道可得出,闸控航道以淤积为主,多年平均回淤强度主要集中在5cm/a左右,部分在5cm/a
随着疏浚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疏浚业务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港口和航道建设与维护等方面,未来,沿海城市规模扩大催生吹填造地仍将持续.然而,我国目前大多数沿海造地受自然条件、施工船舶等因素影响,都是采用单一的单船直吹工艺,吹距较短,施工效率低,这不能满足疏浚区距吹填区较远时的规划造地需求.茅尾海综合整治一期工程钦江农场吹填区施工中,我部采用采用抓斗船疏浚清淤,倒运至集砂坑,1600型绞吸船"天锐
近年来,离散单元模型(DEM)已广泛应用于土力学的研究与应用.在疏浚和水下钻井等工程行业,需要对岩石开挖过程的物理机理有更详细更深入的理解,以此来提高生产率和改进设备设计.岩石是一种具有粘合力,同时也具有被破坏后不可恢复特性的材料.根据这些特征,离散单元模型(DEM)能够运用颗粒接触模型和粘合接触模型来描述和跟踪岩石开挖的物理过程.由Potyondy and Cundall,(2004)发展出来的
随着港口、航道、水利及沿海城市建设的发展,港口航道建设及吹填造地等疏浚工程的施工工况日渐增加,许多疏浚项目常常会遇到岩石、珊瑚礁、卵石等挖掘、输送难度较大的疏浚土。圆砾、卵石混粗砂混合土质水力输送流动形态复杂,目前没有合适的水力计算模型.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大比尺、两相流动输送实验方法,测试了此类土在不同浓度、流速情况下的水力损失.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拟合、回归处理,分析了水力输送阻力、临界流速、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临港工业(产业)的发展,催生了许多大型的吹填造地项目,目前中国的疏浚吹填能力早已突破10亿m3/年,然而在众多的吹填造地工程中,对吹填流失的计量工作却并不是很重视,本文讨论了一种较为准确计量吹填流失的方法,供大家在施工中参考与借鉴.
中粗砂土质对疏浚泵内流道壁面的冲蚀磨损严重,准确模拟疏浚泵内高浓度的砂-水两相流动并预测冲蚀磨损情况是疏浚泵数值研宄的重要发展方向.综合考虑计算准确性与资源消耗,设置了适用于中粗砂浆冲蚀疏浚泵内壁的数值模型,对比了离散相及浓离散相方法求解不同浓度砂浆对叶轮的冲蚀磨损,发现离散相方法忽略了体积分数的影响,无法准确求解泵内高浓度的砂浆流动.通过对叶轮内两相流场的分析,探讨了冲蚀及砂粒浓度增加后冲蚀位置
绞吸挖泥船是疏浚业内公认的应用最为广泛的挖泥船型之一,绞刀是绞吸挖泥船的关键部件之一,直接影响整船的挖掘能力,研究绞刀针对不同土质的挖掘能力是绞刀研究与设计的基础,同时可为绞刀功率选取、泥泵功率匹配等提供依据.制作5000kW原绞刀四分之一大小的模型绞刀,在挖掘实验平台上进行三种不同抗压强度岩石的挖掘试验,根据相关试验数据建立绞刀挖掘岩石的数学模型,用该模型数值模拟计算原绞刀的挖岩能力.结果表明:
本文分析国内外节能减排形势,提出挖泥船使用LNG燃料是全球节能减排大势下的必然趋势.对LNG双燃料动力耙吸挖泥船的优势和面临问题进行分析,指出船舶总体布置设计、动力系统动力性能匹配、LNG燃料的加注补充、国家主管机关具体管理要求等四个方面将会对LNG燃料动挖泥船的正常投用产生重大影响.并对船舶总体布置设计和动力系统设计提出解决方案.
当前,耙吸挖泥船施工时所面对的密实性土质已愈来愈多,而该类土质常由绞吸挖泥船进行疏挖,一旦由耙吸挖泥船进行输挖时,现场的施工效果就不太理想,具体表现为船舶进舱浓度和产量相对较低。因此,为解决这些困扰企业的难题,天航局决定在以往自主设计耙头的基础上研发适用于密实性土质的耙头。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研发针对密实性土质的密实砂土型耙头,形成自主研发的主力施工设备型号;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密实砂土型耙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