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的城市性与居民的关系网络--一个城市社会学理论的中国验证

来源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uan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地区的行政级别测量地区的城市性,通过分析浙江省五个行政级别不同地区居民的关系网络,明确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地区城市性与人们关系网络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在我国现阶段,1.地区的城市性对于人们的关系网络产生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2.以县城为分水岭,地区城市性对于人们关系网络的显著影响,主要体现于县城以下的乡村和乡镇,在这两个地区,地区城市性的增强,将导致人们的关系总量以及其中的亲戚关系、邻居关系和朋友关系减少;而在县城、地级城市、省级城市三个地区,地区城市性对于人们的关系网络不具有显著影响.3.迄今,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均没有完全地适用于我国社会.通过分析地区城市性对于人们关系网络的影响机制之后得知,本文的研究发现产生于我国独特的社会制度,即:因行政级别不同而产生的地区性质的差异,另外还发现,在地区城市性与人们的关系网络之间,除已有研究明确的社会结构宏观层面的变迁,作为中介变量影响着人们的关系网络形成之外,还发现了居住地的地理位置封闭性以及与其相关的交通便捷性,作为中介变量,同样影响着人们的关系网络的形成.
其他文献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深刻反思苏联模式和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对即将开始的社会主义建设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做了比较系统的回答.《论十大关系》初步提出了改革发展的理念、平衡协调的理念、统筹兼顾的理念、团结共处的理念、向外学习的理念.在这些发展理念的引导下,中国共产党对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进一步探索,在顺境中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提升认识;在挫
网络生存为新时期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提供巨大空间场域,中国共产党在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积极引导网民对主导意识形态由点击认知转为点赞认同,有效实现主导意识形态向主流意识形态转变.这一进程拓展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空间、强化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维、突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目标、彰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举措.意识形态点赞是自觉认同感的心理定位、理论科学化的真理定位、道德制高点的伦理定位、最大公
中共中央要求全面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若要实质性地推动这项工作,一定要真正寻找到社会组织从事党建的动力.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可采用新制度主义分析的方法.整体分析框架拟采用斯科特制度环境中规制性要素和规范性要素的二维合法性机制.规制性要素主要化约为项目制,规范性要素主要化约为精英选拔制.社会组织从事党建的内在动力是合法性机制和效率机制的耦合.合法性机制在面上提供了可供言说的动机,使其更符合社会期待,效率
共享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与发展,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共享发展需要推进"先富带共富"战略进入新阶段,把制度建设作为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制度安排,发展成果共享的目标实现程度较高,其基本经验是:第一,依靠人民共同建设,鼓励大众创业,夯实共享发展的物质基础;第二,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实现共享共富;第三,优化制度安排,加大
代际关系是一代人或几代人之间的亲情关系(蕴藏责任伦理意涵)、依赖关系(蕴藏社会抚养意涵)、经济交换关系(蕴藏互惠与功利主义意涵)的关系有机体,一代人不能脱离一代人而独立的生存,他们是紧密地胶结在一起的关系.从使代际关系发生联系的机理出发,代际传承和互动中介包括金钱、物质、时间和情感等代际资源.在社会转型的新的时期,"代环境"发生着内在的变迁.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年轻一代的社会化模式从以往的那种"线
新生代浙商的崛起是浙商可持续发展、浙江经济社会能否跨越的重要现实问题.新生代浙商的创业价值观对浙商可持续发展和代际传承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课题认为,新生代浙商的创业价值观培育需要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社会传播等层面进行培育,从而完善对新生代浙商的创业目标、创业手段及创业评价的认知.
权力清单制度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制度设计,越来越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浙江省作为第一个公布省级部门权力清单的省份,为全国该项制度的建设提供了一个模板和样本.如何客观认识浙江权力清单建设的利弊得失,以及对于我国政治发展的意义,便成了理论界刻不容缓的责任.本文正是从这两个基本命题出发,借助政治学的一些研究范式,并结合浙江省权力清单建设的具体案例,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分析和见解.
现有的乡村治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外部性制度安排的特点,实际上乡村社会的治理及秩序与村庄社会关联的内生性因素有密切关系.当前乡村治理出现了"外生制度内卷化"等困境,迫切需要从乡村社会本身来理解、分析内生型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主要形式及运行机制,通过内外制度的有效互动,实现乡村社会的"善治".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是实现"人的城镇化"的关键因素.本文比较了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积分制改革的不同模式,将积分制区分为"为了入户的积分制"和"为了公共服务的积分制",后者是流动人口公共服务梯度供给的政策工具,有利于寻求服务需求与城市供给能力之间的平衡点.为了探索建立更好的积分制制度,作者对浙江省四个城市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流动人口服务需求强度之间的相关性,对公共服务需求强度与非制度因
启发于台湾乡村"社区营造"实践,并以该理论视角为中心,经由对莫干山乡建历史资料梳理与实地考察,得出关于乡村活力维系和提升的一个典型性案例认识,即在地方化基础之上,以产业发展跨界与社区建设跨界之"双向双行"乡建实践有望成长为新时期乡村振兴和繁荣的一条可能路径.此路径的多维启示或将有助于深入讨论在地实践之上乡建理念与经验,例如,基于村民共同体塑造之上的城乡共荣发展,以及城乡一体究竟可以如何"化"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