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剂量变化对芍药甘草复方移行入血成分的药动学影响

来源 :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83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配伍对芍药甘草复方移行入血成分的药动学影响,以揭示不同剂量配伍导致芍药甘草复方移行入血成分变化的内涵。方法:在建立芍药甘草体内成分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将芍药、甘草不同剂量配比组灌胃给药后不同时间的大鼠血浆中各特征移行入血成分含量的药动学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利用各移行入血成分药动学参数与甘草剂量进行回归,寻找相关性。结果芍药甘草复方用药以S∶G = 4∶4为最佳,与古方常用剂量相符,且各移行入血成分的吸收在一定的范围内与甘草剂量相关,各移行入血成分间也具有相关性。结论:芍药与甘草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剂量比,当此剂量比达到时,两者配伍发挥最佳效用。药效特征成分间"此消彼长",共同促使生物效应增强,体现甘草"以甘缓之"的特性,这可能是复方芍药甘草汤解痉、镇痛、镇静等功效强劲有力的体内药动学依据。本实验从药动学角度证明了芍药甘草药对剂量配伍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目的:优选辽五味子果实的最佳提取工艺,同时比较果实、藤茎、果柄中五味子醇甲、醇乙和甲素的含量。方法:以五味子醇甲、醇乙和甲素的含量之和为指标,将闪式提取法与超声提取法进
目的:利用新型的闪式技术优选提取工艺,首次建立一种从紫苏、亚麻籽油粕中检测迷迭香酸的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测定迷迭香酸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Kromasil ODS 色谱柱(200 mm
会议
阐述蒙医学基础理论实验课从起步到现在开展的实验项目及发展过程,初步研究和探讨蒙医学基础理论实验教学的思路、方法、手段;为蒙医药现代化精品教学而努力。
目的:为了优化养阴清肺糖浆的生产工艺,探讨壳聚糖用于养阴清肺糖浆醇提液絮凝除杂的可行性。方法:以上清液的浊度和有效成分芍药苷的保留率作为衡量指标,考察了壳聚糖用量、絮凝
会议
蒙医药学属东方医学体系中的蒙古族传统医药学,可分为蒙医学和蒙药学,有着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蒙药学的物质基础是蒙药,包括蒙药材和蒙成药,蒙药学的主要研究载体是高校和药厂
目的:建立乳核内消糖浆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乳核内消糖浆中的浙贝母、茜草、当归、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对制剂中芍药苷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
会议
目的:克隆中药材何首乌中的芪合酶(stilbene synthases,STS)基因FmSTS,并对其在植物体内的代谢功能进行研究。方法:将FmSTS基因插入pET-28a(+)载体使其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对重组FmS
会议
目的:利用chiral LC/MS/MS首次研究比较白花前胡中主要香豆素类成分白花前胡甲素((±)-praeruptorin A,PA)及其手性对映异构体白花前胡丙素((+)-praeruptorin A,dPA)和 (-)-praerupt
会议
目的:建立达如奇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CenturySIL NH2 (200×4.6mm,5μm)柱;流动相:以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水溶液(80:10:10);流速:0.8m
会议
目的:为了保证含草乌蒙药的安全、有效,测定在诃子汤里炮制3,5,7天的三批草乌的总乌头碱含量和中药制草乌的总乌头碱含量,并比较它们总乌头碱的含量。方法:用酸性染料比色法进行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