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基纳米点的温敏性荧光聚合物

来源 :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c12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碳基纳米点以其化学稳定,易与修饰,生物相容性好,环境友好等特点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合成方法可以分为“自上而下”碳源裂解法,和“自下而上”碳化法。
其他文献
  通过模板法和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MnFe2O4/石墨烯(Graphenes,Gp)复合物.模板法制备的MnFe2O4/Gp 复合物厚度为2mm 时的最小反射损失为-1.47dB,而sol-gel 法制备的
  红荧烯作为一种典型的P-型有机半导体材料,保持着场效应迁移率40cm2/V.s的最高纪录.目前红荧烯薄膜最广泛的制备方法为物理气相沉积法,但这种方法成本太高,因此本工作采用简
  近些年,给-受体聚合物用于储存器件材料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柔软,质量轻和可溶液加工等优点。合成一种兼顾优良的化学、机械和形貌稳定性的给-受体聚合物储存器件材料是人们
  聚合物太阳电池(PSC)因其低成本、质量轻、易加工、可制备柔性器件等诸多优点而备受关注。在活性层材料中,以电子给体(D)和电子受体(A)结构单元构筑的D-A 型窄带隙聚合物
  聚对羟基苯乙烯和环己基乙烯基醚反应得到缩醛保护的产物。该聚合物易溶于常见的有机溶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248nm 处透明性良好。该聚合物可与光产酸剂组成一种两组
  酞菁类物质是二维平面大环共轭分子,具有18-π 电子芳香结构,酞菁环中心的两个氢原子可以被不同的金属元素所取代,同时酞菁分子外围的四个苯环上的十六个氢原子可以被大量的
  通过C-H 活化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以噻吩为核、两个1,8-萘酰亚胺为端基的小分子受体(NI-T-NI),并将其用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NI-T-NI 具有良好的结晶性,成膜时可以形
  近几年来,可穿戴能源器件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储能器件,其柔性和拉伸性是实现应用的必备条件。目前,平面状的可拉伸电子器件难以满足质轻,微型
  碳量子点是一类新型的发光纳米材料,相比于传统的半导体纳米材料,荧光碳量子点具备低毒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环境友好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而无皂乳液聚合法操作
  随着谷歌眼镜和苹果手表的上市所引发的热潮,新型柔性可穿戴电化学储能器件已获得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关注和极大热情。纤维状电化学储能器件已经成为多学科交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