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环境下外露介质深层带电仿真分析

来源 :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全国静电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uuhh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高能带电粒子可导致航天器外露介质深层带电,从而对航天器的可靠运行带来潜在威胁.为了考察介质起电规律和最终评估深层带电危害,基于电荷守恒定律,建立了介质深层带电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数值求解,实现了对外露介质深层带电的时域三维仿真分析.该模型综合考虑了介质电导率受辐射剂量率、强电场和温度的影响.对典型的天线支撑介质结构进行仿真,结果表明,GEO环境下外露介质面临着严重的深层带电与介质击穿放电威胁,环境温度是影响外露介质内带电的关键因素.天线支撑结构的局部10MV/m以上高电场和10KV以上高电压,很可能成为航天器表面放电或关键部位功能失常的诱导因素.
其他文献
为研究高空低气压、低温环境下的电晕放电特性,研制了由气压泵、气压计、温控箱、密闭气罐、高压静电源、动态电位测试仪等组成的低气压、低温环境电晕放电模拟试验系统,并在
针对一种雪崩晶体管Marx电路,基于PSpice仿真软件,详细分析了电容充放电时各个参量的变化过程,为脉冲源设计中元器件参数的选取提供了依据。在电路板设计中发现紧凑排布设计
介质阻挡放电内的总场强Eg是由外加场强Eext和空间电荷产生的本征电场Eloc两部分组成的。正常运行时,本征电场Eloc已接近或超过了外加场强Eext。本文从宏观角度、平均的角度
氢氧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喷管内由带电粒子产生的静电对飞行器带来不利影响。本文综合考虑氢氧发动机喷管火焰中带电粒子质量、温度、密度以及发动机喷管内表面材料二次电子效
在石化行业,油品的装卸输送是不可避免的,其中涉及到的油品静电现象是必须重视的.防患于未然是解决油品静电事故的根本,那么静电测量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本文简要介绍了静电测
目的:高能电子穿透航天器表面进入内部空间,电子在一些孤立导体表面沉积,造成直接危害和潜在危害.通过电子照射金属表面起电时域研究,为航天器内部孤立导体静电防护提供理论
强制性国家标准GB 50515-2010《导(防)静电地面设计规范》自2010年12月1日起施行.本文就标准的进一步贯彻实施作详细阐述,该标准是一项静电防灾工作急待解决的课题,本规范依据
在石油化工装置中接地点特别多,因此接地电阻检测工作的工作量也特别大。分析了三极法测试接地电阻中,固定电压极和电流极,延长测试极接线长度,然后在整个接地系统中测量各接
高压静电分选是Taylor等在1988年首次利用于废物再利用的技术,采用了辊式静电分选机对废旧电缆中的金属等进行回收,为了提高针辊式高压静电分选机的分选效率,须寻求最佳的电晕
为了提高静电分选回收效率,寻求能产生最佳效率的因素.采用自制的双辊式高压静电分选装置,利用称重法研究废旧光伏电池的回收效率.首先固定转速和电晕线与转辊异极间距,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