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单位累犯构成要件的探讨

来源 :2007年度中国刑法学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stal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7年《刑法》明确承认了单位犯罪的存在,这对我国单位犯罪的研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结束了关于单位能否犯罪的那场沸沸扬扬的大论战,同时,又开启了关于单位累犯等制度的研究之门。法律肯定了单位犯罪,但对单位累犯却保持了沉默。"对问题沉默,绝不等于问题本身不存在"。单位可以犯罪,就可以一犯再犯,多次犯罪。虽然,对于单位能否构成累犯学者们展开了"肯定说"和"否定说"的激烈论战。
其他文献
随着单位犯罪在刑法中的设立,单位能够成为犯罪主体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关于单位能否成为犯罪主体的争论随之告一段落。但随之产生的一些新问题,比如刑法中主要针对自然人犯
单位犯罪是自然人犯罪的对称,一般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或者本单位全体成员牟取非法利益,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具体
会议
当我看到刘大森等同志搶救地质資料的消息后,一口气讀了三遍;在反复閱讀这篇文章的时候,刘大森、唐相如、李孝冉同志那种英勇頑强地与波涛汹涌的洪水搏斗情景,就仿佛呈現在
刑法上的立功是犯罪人的立功。我国现行刑法既然明确规定单位能够成为与自然人相并列的犯罪主体,那么也就不应排除犯罪的单位成为立功主体的可能。尽管司法实践中较少发生单位
《美国历史评论》(1961年1月)介绍说,本书反映了20世纪丰富多采的历史作品。内容包括舒米特(B.Schmitt)弟子写的有关欧洲主要的11位史学家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针对城市地下管线由于开挖引起的管土相互作用,给出了一种适用于描述任意位移荷载条件下管线的解析解公式,可以适用于城市隧道、基坑或其他形式的开挖引起的不同形式地层位移
Alonso等人提出的非饱和土弹塑性本构模型(BBM),不能用于预测膨胀性非饱和土的力学性质。现有的膨胀性非饱和土的弹塑性模型(BExM),其微观参数及微宏观变形的转换关系确定非
教育数学是一门涉及数学方法论、数学课程论、数学教育学以及教育经济学等学科的交叉性、边缘性很强的学科.进行课程改革和基础教育改革之时,研究教育数学是当前研究课程改革
我国1997年修订的刑法规定了单位犯罪及其刑事责任,暂时平息了理论界关于是否应设立单位犯罪的激烈争论。然而,"法人犯罪出现在刑法领域,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刑法理论赖以建立的
会议
关于犯罪单位能否成为立功的主体,不但刑法没有直接规定,而且司法解释也没有涉及。司法实务中,笔者也未曾发现有犯罪单位被认定为立功的判例,相对于单位自首的研究而言,理论界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