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英三国学科专业设置标准和保障机制研究

来源 :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l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在国家、地方政府、高校齐心协力建设“双一流”的形势下,如何科学地设置学科专业,并有效保障和评价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英美两国学科专业划分标准和保障机制的介绍、对比和分析,期望得出具有比较普遍性的建设路径,对我国的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信息化时代,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式将逐步弱比,代之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此教师的职责也会发生重大的变化。那么,作为普通授课的高校教师,在信息时代大发展的背景下还有我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另外在此情形下,并不是属于中国义务制教育阶段一部分的高等教育应该如何把握自己的定位?高校教师的优势在哪里?笔者认为主要的优势完完全全在于高校教师综合素养及教学能力,而建立“
会议
高等教育现代化旨在立德树人,促进入的现代化。我们要提高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归根结底就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这样的人的问题展开的,就是要将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现代化中的核心地位予以重视和巩固,不断提高大学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而师生交往作为大学师生之间知识传递、技能教授、情感沟通和价值观引导的载体、依托和桥梁,只有师生之间发生知识、情感、思想、价值观等真正的参与、互动和交往,才可能有
会议
教师是高校的脊梁,上承学校,下联学生,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活动的最佳效果在于内化,仅依靠外在条件的约束很难真正达到内化效果。当前,以奖惩为目标的奖惩性教师评价的弊端日益突显,而以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也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本文在研究分析当前最主要的两种教师评价制度基础上,从发展性评价视角出发,建立以内在激励为主,外在约束为辅的高校教师评价机制。
会议
世界一流学科有特殊的多重生成逻辑。高深学问是学科生成的知识逻辑,严密组织是学科生成的制度逻辑,团队信念是学科生成的文化逻辑,回应现实是学科生成的社会逻辑。只有充分遵循学科的生成逻辑,才能找到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有效之路。结合我国学科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他组织转向自组织、从硬投入转向软培育、从半封闭转向全开放、从象牙塔转向社会场是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路径选择。
会议
学科的成长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和阶段式递进的过程。研究优势学科成长发展路径,对于继续提升优势学科的实力,培育和建设新的优势学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案例分析,将“推拉理论”引入学科建设研究领域,从内外两个方面出发,分析学科发展影响因素的推拉作用机制。
会议
学情调查是分析高校教学状况和改进大学生学习效能的有效工具,而“学科”是重要的观测变量。本研究以“学科”为自变量,根据我国划分的五大学科门类,对广西15所高校的3054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部分访谈,研究发现“不同学科大学生学情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不同学科大学生学习态度与动机、对自我学习状况的感知评价、对学校教学适应、家庭环境适应、社会环境适应及社交关系适应的感知评价等方面差异显著。这种差
会议
根据2015年3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目前全国各个高校纷纷建设众创空间,实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短短两年大多数高校在创新探索中逐步结合本学校发展特色创建了创新创业教学实践体系,本论文以天津高校为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目前高校在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并尝试性的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
会议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以辽宁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从四个方面论证了校外实习基地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详细分析了辽宁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校外实习基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对策。
会议
地方本科高校“新工科建设”应主动面向新经济的发展需求,并结合自身定位目标,坚持四个基本逻辑:第一,“新工科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适应服务与支撑引领功能;第二,“新工科建设”的发展模式是积极借鉴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先进经验并实现本土转化;第三“新工科建设”的实施途径是坚持高等工程教育理念更新、构建学科专业集群、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以及提高技术创新服务能力;第四,“新工科建设”的
会议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方法息息相关。在研究方法的视角下,可以将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历程分为经验总结期、逻辑演绎期、实证期和反思期四个阶段,其中质性研究方法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中是缺位的。在人文社科方法论演进趋向的关照下,质性研究方法运用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具有逻辑必然性,其所得到的理论是微观高等教育学,它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情景性的特点。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