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银电路板蔓延腐蚀评估方法的研究

来源 :2009第三届电工产品可靠性与电接触国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anghu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了高硫环境中电路板浸银表面的蔓延腐蚀失效问题,采用含硫粘土作为腐蚀源,驱动电路板浸银焊盘蔓延腐蚀的模拟实验方法。通过综合电化学理论与模拟实验结果,发现蔓延腐蚀物呈枝状生长。焊盘与阻焊膜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影响了浸银层的覆盖程度,导致腐蚀物的蔓延长度、及其主要成分CuS和Ag2S含量的不同。采用两参数威布尔分布统计分析蔓延腐蚀产物的长度,以特征长度作为定量评估浸银电路板在硫化环境下抗蔓延腐蚀能力的方法。实验发现单纯延长腐蚀时间不能使腐蚀产物蔓延持续发生,而多次加热粘土、增加湿度可加重腐蚀物蔓延,模拟较恶劣的工业环境。增厚浸银层、分离阻焊膜与焊盘,可降低腐蚀产物的蔓延长度和发生概率,提高浸银电路板的可靠性。
其他文献
目的:为进行血管无缝线粘接吻合,有效阻隔医用胶渗漏毒性,提高血管粘接吻合成功率,阻止吻合口断端裸露于腔血流中,和利于血管壁包括内膜(细胞)和中膜(平滑肌细胞)的生长和愈合,进行本实验研究。方法:参照化工密封原理,利用CaCl2、聚乙二醇(PEG)和明胶制备血管吻合内置中空可溶性支架(明胶CaCl2被覆中空支架(简称CaCl2中空支架)),置入管腔后,对合两端,按照顺序分别滴入海藻酸钠凝胶溶液、Ca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血管吻合方法--粘接吻合,并观察在体通畅情况,进行血管粘接移植的实验研究。方法:设计采用甲基丙烯酸酯医用胶、血管内置速溶中空支架和壳聚糖,选择兔颈总动脉和对侧颈外静脉,进行静脉粘接移植修复动脉缺损的实验,与传统缝合的进行比较,从手术操作、大体和组织学特性等进行研究;重点观察了血管粘接移植通畅后中远期的变化。结果:手术时间,粘接移植组显著短于缝合移植对照组(平均分别为28.1±4
本文结合棒线材生产线实际生产工艺,以物理冶金模型为基础,建立了GCr15轴承钢棒材热连轧过程中轧件在孔型中变形、温度演变、晶粒尺寸演变以及力能参数等的数值模拟计算模型。利用FORTRAN和VB语言开发了GCr15棒材热连轧过程数值模拟系统,并结合宝钢股份特殊钢分公司棒材生产线上的实际参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现场测量值吻合较好,温度值的相对误差不超过士3%,轧制力矩的误差在5%以内,说明系
本文为制定非调质冷镦钢热机轧制工艺,在Gleeble-3500试验机上进行了热模拟实验,研究了变形程度和冷却速度对非调质冷镦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变形有利于低冷速条件下铁素体的转变。在冷速一定的条件下,变形量增加,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有所降低。研究钢种在大于5℃/s的冷速条件下可获得800MPa以上的强度。
本文基于组织性能预报技术,针对CSP流程生产铌微合金化管线钢时可能出现的板厚方向上组织不均分布及混晶问题,进行了组织演变模拟,并提出了工艺优化方案。建立了带钢热连轧过程的热力耦合综合有限元模型,模拟了X60管线钢CSP试轧工艺带钢厚度方向上等效塑性应变分布情况。利用所开发的组织性能预报系统研究了轧件厚度方向上温度、应变、应变速率分布,以及铌含量及初始奥氏体晶粒尺寸等条件对№微合金化的X60及X70
本文结合温度场和物理冶金模型,对X70管线钢ASP热轧过程中的板坯二维断面的再结晶和相变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对不同冷速条件下的铁素体相变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合理的温度制度和压下条件下,ASP条件下奥氏体晶粒尺寸可以被细化到10μm以下。精轧F1后侧表面和角部的再结晶分数较小,而心部的再结晶分数较大,可以通过调节冷却速率的方式来改变最终产品的组织及其体积分数。
本文对北京科技大学与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高速线材控冷段温度及性能系统进行了介绍。该系统采用隐式有限差分方法计算生产过程中温度的演变及最终产品的各项性能,由于该模型藕合了钢种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可预测相变热及相变区间,为新钢种开发及现有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直接帮助。
本文借助MSC.Marc软件及其二次开发功能,结合GCr15钢的微观组织演变模型与TTT曲线,分别建立了GCr15钢棒线材控制轧制过程与控制冷却过程的有限元模型。预测了GCr15钢棒线材控制轧制过程的温度与奥氏体晶粒尺寸的演变情况,控制冷却过程的温度变化与组织转变情况。模拟得到的温度、奥氏体晶粒尺寸及最终组织均与实际结果吻合较好。
本文为了弄清楚热值和热扩散系数随着时间的变化对桥产生的影响,以制造高可靠性的触头,用分断触头上带有高速摄像头微型显微镜对桥进行了观察,探讨了随着时间的变化,热值和热扩散系数对于桥的直径和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接触温度上升的时候桥的直径增大了。桥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然而,桥断了是因为桥的长度太长了。当电流的值从1.8A增长到3.6A的时候,桥变长了,直径变大了。因此,这就说明即使是热值增加了,高热
本文采用电流相位差与阻抗相位差检测了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同时研究了定子绕组接法、负载对故障特征的影响。实验证明本方法是有效的,它不仅可以检测出初始的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而且可以检测出故障的位置,在定子绕组三角形接法时尤其明显。